ID: 22297196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晶体第一课时教学课件教案导学案作业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45762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晶体,作业,导学案,教案,教学课件,课时
    选必2第3章第1节认识晶体第1课时导学案 【课标分析】 1.推测晶体具有不同于非晶体明显特征的原因(微观:微粒空间排列的周期性)。 2.借助晶体 X射线衍射验证推测,从微观角度得出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教学目标】 1.了解晶体的重要特征,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能结合实例描述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 2.知道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了解晶胞选取的原则,认识简单的晶胞,学会分析晶胞中包含的微粒数。 【评价目标】 1.知道晶体的重要特征,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能从原子、分子、聚集状态等不同尺度认识物质结构特点及其与物质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晶体的特征 【教法与学法】 课件素材、学案 【教学准备】 1.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 和 氢键。分子间作用力 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属于电性作用。对于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 增强。 范德华力 越强,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越高。 2.氢键属于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含有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溶解性增大, 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氢键存在于含 氢氟 键、 氢氧键、 氢氮键等化学键的分子间或分子内。 3.粒子间作用的强度:化学键 > 氢键 > 范德华力 。 4.范德华力、氢键只对物质的 物理性质有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与 化学键 有关。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晶体的特性 【自主阅读】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总结归纳晶体的特征以及类型。 [学生活动] 【归纳总结】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如金刚石、食盐、干冰等。 (2)非晶体:内部微粒无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如橡胶、玻璃、松香等。 2.晶体的特性 (1)自范性:晶体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2)各向异性:是指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3)对称性:晶体具有特定的对称性,如规则的食盐晶体具有立方体外形,它既有对称轴,也有对称面。 (4)晶体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3.晶体的分类 (1)分类依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及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不同。 (2)晶体类型 晶体类型 构成微粒种类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实例 离子晶体 阴、阳离子 离子键 NaCl 金属晶体 金属原子 金属键 Cu 共价晶体 原子 共价键 金刚石 分子晶体 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冰 [驱动问题] 1.分析氯化钠、铜、金刚石、冰的组成及结构,说明这些固体构成微粒以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各属于什么类型。 2.正误判断 (1)晶体有自范性但其微粒排列无序(  ) (2)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非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 (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 (4)晶体一定是固体,固体不一定是晶体(  ) (5)粉末状固体也可能是晶体(  ) (6)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确定有没有固定的熔点(  ) (7)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 2.正误判断答案: (1)× (2)× (3)√ (4)√ (5)√ (6)× (7)× [学习评价] 1.下列物质具有自范性、各向异性的是(  ) A.钢化玻璃   B.塑料 C.水晶 D.陶瓷 2.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 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3.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 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 C.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D.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规则几何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