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9258

高中语文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过关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522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语文,统编,高一,必修,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过关题 一、单选题 1.(2024高一下·长春期末)下列句子中的“自然”与所给句中加点的“自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稿子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 A.研究表明,人们可以从自然的声音中找到安慰。 B.他鼓励我,应该做的就去做,一切听其自然。 C.她身穿广袖长衫,动作自然而优美,目光专注。 D.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2.(2024高一下·长春期末) 下列对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宾,也称“九仪”,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傧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 B.士,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卿大夫下面是士,这种“士”通常担任卿大夫统治区域的家臣。春秋以后 “士” 又成了武士、文士的称谓,再以后便逐渐成了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 C.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 作正,把第二个小时叫作初。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正、子初。 D.阳春白雪,《阳春》《白雪》都是战国时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被认为是高雅的音乐。所以后来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3.(2024高一下·长春期末) 下列各句相关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因:趁着,乘机。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且:尚且,都,还。 C.吾与点也! 与:亲近,亲附。 D.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者:表示停顿,可不译。 4.(2024高一下·长春期末)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厅旁一室,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A.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B.至于怨诽之多 C.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D.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5.(2024高一下·长春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以膏泽斯民 B.太山不让土壤 C.必固其根本 D.瓜分之日可以死 二、多选题 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老人与海》中老人历尽艰险,终于在第八十五天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在此之前,他也曾独自一人逮住过两条这么大的鱼。 B.《欧也妮 葛朗台》中,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得到了一只旧表,那是她从葛朗台那收到的唯一礼物。 C.《哈姆莱特》中,父亲死后哈姆莱特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他对生活经历了由充满信心到迷茫到再次坚定,最后他决心奋起复仇,哪怕以生命为代价。 D.《家》中鸣风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性情刚烈,敢于大胆地打破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以一个丫头身份去爱一个“少爷”,最终勇敢地为爱情献身。 E.《狂人日记》中,狂人因为踹了赵贵翁的陈年流水簿子一脚,而心怀惴惴,反复思虑, 在翻查历史时从字缝里发现了旧时代“吃人”的真相。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届书画交流活动中,书画名家纷纷献艺,一幅幅书法力透纸背,一幅幅丹青意境深远,博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B.三名罪犯拒不供述在昆明砍杀无辜群众的暴恐犯罪行为。国外有人士认为没有供词罪不容诛,但他们必将受到人民正义的严惩。 C.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 D.文学经典,就是要精读,口诵心惟,反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收获更多的人生启迪。 E.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的一张宣传画上是一个鼎,其寓意是中国人寿一言九鼎,决不食言。 三、填空题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