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0629

专题九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 综合测试(含答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日期:2025-02-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537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备考,复习,一轮,化学,中考
  • cover
专题九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综合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K-39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中科院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了一种类似金刚石结构的物质———T-碳”(化学式为C)。有关“T-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单质 B.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由原子直接构成 D.物理性质与石墨相似 2.镭主要存在于多种矿石和矿泉中,但含量极其稀少。已知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则镭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A.31 B.88 C.138 D.226 3.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少年近视很可能与体内缺少微量元素铬有关。如图为铬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B.铬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C.x的值为18 D.铬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4.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 A.桂花飘香———分子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5.2024年7月26日,巴黎奥运会主火炬采用了轻质、高效、安全的生物丙烷燃料。生物丙烷来自可再生原料,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体现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图是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丙、丁都属于空气成分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变 D.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7.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 8.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些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D.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9.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表示同种元素 B.①②③都是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稳定结构 C.②易与③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D.①②表示的粒子性质一定相同 10.“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 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1个电子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 11.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e-3是一种新元素 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 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D.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 12.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C.液氧变成气态氧时,分子体积变大 D.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为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 13.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 C.该原子的原子核占的体积较大 D.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14.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