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春夏秋冬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课文扇形图画、文字内容等传统文化元素,感受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语言运用: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并能运用。 思维能力:通过图文对照,理解词义,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并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霜、吹”等8个生字,认识雨字头1个偏旁,会写“春、冬”等6个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四季》,导入课题 1.教师导入: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诗《四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这首诗里包含了哪几个季节 预设:这首诗里包含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便是《春夏秋冬》。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板书:1 春夏秋冬)。教师领读课题,学生跟读。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春”“冬”。 (1)出示生字并认读词语“春风、春天”“冬雪、冬天”。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春”字。 ①教师讲解重点笔画和注意事项:“春”字三横的最后一横稍长;撇、捺要舒展,宽度超过最长横,使整个字保持平衡;下半部分的“日”,宽度与第二横差不多。 ②教师出示笔顺,示范书写,学生书空并练写。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冬”字。 ①教师讲解重点笔画和注意事项:“冬”字折文要上小下大,横撇和捺要舒展;下面两个点要写在一条竖线上。 ②教师出示笔顺,示范书写,学生书空并练写。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圈出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教师指名让学生读生字。 (1)教师引导:“霜、降”都带有“ang”音;“吹、池”都是翘舌音,声母都是“ch”。 (2)对比读准“l”和“r”:“落”的声母是“l”,“入”的声母是“r”。 (3)全班齐读生字。 (4)男女生分读。 3.教师引导:现在我们请这些生字宝宝回家,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短语。 (1)教师指名让学生读。 (2)全班齐读。 (3)学生开火车读。 三、借助插图,认读词语 1.教师过渡:扇面画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艺术品,看一看课本第一部分的插图,说一说它们分别代表哪个季节。 预设:四幅图分别代表春、夏、秋、冬。 2.赏图说话。 (1)出示扇面画“春”。认读词语“春风”。(板书:春风) 教师引导: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柳条绿了;桃花红了。 (2)出示扇面画“夏”。认读词语“夏雨”。(板书:夏雨) 教师引导: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荷叶绿了;雨点落了;荷花开了。 (3)出示扇面画“秋”。认读词语“秋霜”。(板书:秋霜) ①教师引导: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叶子红了。 ②学习“霜”字。“霜”是一个形声字,上面的雨字头表义,下面的“相”表音,可以组词为“秋霜、霜雪”。有雨字头的字大多和天气有关,比如“雷”“雪”。 ③教师相机讲解秋霜的形成,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识。 (4)出示扇面画“冬”。认读词语“冬雪”。(板书:冬雪) 教师引导: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雪花落了;雪人笑了。 (5)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 3.观察词语,拓展积累。 教师引导:观察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师生总结:这些词语的结构都是“季节+景物”。 教师引导:四季还有哪些美景 请你照样子说一说。 预设:春雨、夏荷、秋枫、冬梅。 四、认读词语,发现词语结构 出示词语: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学生自由读,齐读。 2.教师引导:结合图片,观察词语结构,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生小结:“吹、落、降、飘”四个动词都是表示四季事物来到人间的方式。(板书:吹 落 降 飘)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边读生字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4.字理识字。 教师出示“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