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7013

专题三 自然界的水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5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

日期:2025-02-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907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复习,一轮,化学,中考,2025
  • cover
专题三 自然界的水(综合测试)———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下列图标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 A B C D 2.为完成洁厕灵的脱色,可向稀释后的洁厕灵中加入的物质是( ) A.淀粉 B.洗衣粉 C.活性炭 D.酒精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软水中一定不含钙、镁化合物 B.矿泉水是纯水 C.只要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就是硬水 D.软水可作锅炉用水 4.昭通巧家县的小碗红糖俗称“碗碗糖”,选用当地优质甘蔗、以传统工艺加工制作,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由甘蔗制作红糖的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削蔗去皮 B.石轱碎蔗 C.渣汁分离 D.热锅熬糖 5.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 6.如图是学习小组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利用它对河水进行净化,下列有关简易净水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D.能除去水中的颜色 7.下列图示可表示电解水的过程,其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③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8.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C.滤纸的边缘不要低于漏斗口 D.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9.中华五千年文化底蕴中,包含着古人对饮用水品质好坏的评判标准与经验积累,集中在五个字上,那就是“清、轻、活、甘、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质要“清”,加入明矾可使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水体要“轻”,长期饮用蒸馏水人体更健康 C.水源要“活”,饮水以活水为佳 D.水味要“甘”,可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10.同学们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该反应速率较慢,且产物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很难达到理论值。为探究电解水时所需溶液的最佳浓度,在图1所示装置中分别注入质量分数为10%、12%、14%、16%、18%、20%的溶液,在9V电压下电解3min,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b中产生的气体可做燃料 B.上述反应中原子、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率越快 D.电解质量分数为14%的溶液所产生的氢气、氧气体积比最接近理论值 11.目前很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下图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直饮水机上看到的直饮水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紫外线灯照射的作用是加热 B.滤膜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C.活性炭用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D.电热水器煮沸的过程降低了水的硬度 12.在电解水实验中存在着许多“改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物质的类别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13.电解水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 C.水通电后可生成氧气和氢气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14.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15.如图所示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通入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的气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