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9566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课件教案导学案作业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31932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元素,周期,作业,导学案,教案,教学课件
    第二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导学案 1、知道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2、能够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说明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 3、在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的基础上,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1、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说明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 2、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碱金属元素、卤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着相似性和递变性。 一、探究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思考与交流】 观察表4-5,思考并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各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总结】 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是 ,负价呈现由 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 的周期性变化。 1.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1.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3、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思考与交流】 1、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呢? 2、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结构有何异同? 二、探究第三周期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问题讨论】根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你能推测出该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吗? 【实验探究】 2.1第三周期金属还原性强弱变化规律 2.1.1 钠、镁、铝和水的反应 常温下,Na与水反应剧烈: 。 加热时,Mg与热水反应较快: 。 加热时,Al与热水无明显现象 单质还原性: 。 2.1.2 镁、铝和盐酸的反应 镁有气泡放出,镁反应剧烈: 。 铝也有气泡放出,反应较缓和: 。 单质还原性: 。 2.1.3镁、铝氢氧化物性质 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的现象: 。 方程式: 。Al(OH)3两性 元素金属性: 。Al(OH)3 。 【总结】 第三周期金属还原性强弱变化规律 ① 钠、镁、铝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时,由易到难的顺序为 ; ② 钠、镁、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③ 钠、镁、铝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2 第三周期非金属单质氧化性强弱变化规律 【总结】第三周期非金属单质氧化性强弱变化规律 ①硅、磷、硫、氯单质与氢气化合时条件由易到难的顺序为 ; ②硅、磷、硫、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③硅、磷、硫、氯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课堂练习】 1.已知下列原子的半径: 原子 N S O Si 半径r/10-10 m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P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 A.1.10×10-10 m B.0.80×10-10 m C.1.20×10-10 m D.0.70×10-10 m 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3.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 非金属活泼性:Y<X<Z C. 原子半径:X>Y>Z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Mg2+>Na+ C.Rb>K>Na D.P>S>O(课件网)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对钠、镁、钾原子失电子能力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有着相似性和递变性。 那么,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