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9666

3.4 认识月球 课件(11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373750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认识,月球,课件,11张,PPT,教案
    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 4.认识月球 教学设计 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课题 4.认识月球 课时 1 核心 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及要求 9.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4年级③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通过望远镜观察或利用图片资料,了解月球表面的概况。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能说出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引导下,建构对月球的科学认知。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望远镜观察、结合图片资料、视频资料,认识月球表面的概况。 态度责任: 感受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进程,激发对未来太空探索的热情。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能说出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3.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望远镜观察、结合图片资料、视频资料,认识月球表面的概况。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在教师引导下,建构对月球的科学认知。 教学 准备 教师:与月球相关的资料及视频 学生:课前收集与月球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导入新课(预设5分钟) 任务一:猜想假设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卫星的意思就是它本身不发光,围绕行星运动。自古以来,人们对月球就有许多幻想,嫦娥奔月就是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之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这些神话传说被打破了,因为人们不仅能够观测到月球表面,还亲自登上了月球。关于月球的表面情况,你都知道哪些? 学生已提前收集了与月球相关的资料,此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月球表面的样子。 二、事实证据(预设20分钟) 任务二:了解月球的概况 1.播放视频《月球表面概况》 2.通过观看视频,对于月球,你又有了哪些了解? 师总结: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②月球上没有大气,昼夜温差较大。 ③月球的显著地理标志是环形山。 ④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38万公里。 ⑤月球上没有液态水。 ⑥月球上的月海并不是海洋。 3.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环形山又有哪些特征呢?观看视频《月球表面为什么会有环形山》了解一下。 任务三:了解人类探月历程 1.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有众多的环形山、月陆和“月海”。 2.1969年,美国三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飞船首次登上月球。 3.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探测月球的“嫦娥工程”。2019年,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嫦娥五号携月壤返回。未来,我国还要建立月球科研站和月球基地。 4.播放视频《中国探月发展历程》,了解中国的探月史。 关于月球的概况通过视频来了解对学生而言,印象能更深刻,所以此环节插入两个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月球的表面概况及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三、表达交流(预设10分钟) 任务四:针对建立月球基地提出建议 1.提出问题:在视频《中国探月发展历程》的最后,我们知道了在未来,中国还要建立月球科研站和月球基地,你能不能对建立月球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2.合理建议: ①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38万公里,距离远,用运载火箭运输材料。 ②月球上没有大气,昼夜温差较大,人类穿上宇航服在月球表面活动。 ③月球凹凸不平,有环形山、月陆和月海,要选择一块平坦的区域建造基地。 ④月球引力较小,只有地球的1/6,在月球上走路要小心。 ⑤月球上没有动植物…… 2.理解“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一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