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2025春)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3《捏泥巴》 一、教材分析 《捏泥巴》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石头与泥土》单元的第3课。本课可以分成四个模块。第一,通过泥塑作品,知道泥巴可以用来捏泥塑。第二,针对做泥塑这个任务,带着学生一步步地选出适合的泥土。从挖泥土开始,先拣出不是泥土的东西,再把大的土块捻碎,接下来就是用筛子筛,得到细细的泥土。再通过筛泥土,也可以发现泥土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然后,用此前筛得的泥土加水和成泥,做成一个泥塑。第三,通过将泥土与沙子进行对比,清晰地认识到泥土在颗粒大小、颜色、触感和成形能力等方面与沙子的差异,从而显性化泥土的特征。第四,通过资料阅读,使学生知道泥塑经过烧制可以变成器物。 二、学情分析 泥巴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部分学生都有玩泥巴的经历。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创建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动手等方法丰富对泥巴的感性认识。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发展有限,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有效的观察、体会,教师要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做一个泥塑,而不只是看一看泥塑作品,或者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而已。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与泥土的亲密接触,这可能是他们迄今为止的第一次,这种真实的感受对学生成长很重要。 三、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并且知道用筛取的细泥土加水,和泥,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物体,泥塑经过烧制可以变成器物。 科学思维:能借助表格比较沙子和泥土的外部特征;能通过比较,筛选出适合做泥塑的泥土。 探究实践:完整经历做泥塑的动手实践过程,初步学会筛泥土、捏泥塑的方法。 态度责任:感受到做泥塑带来的乐趣,愿意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捏泥巴,并乐于分享自己制作的泥巴作品。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完整经历做泥塑的实践活动过程。 难点:学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 五、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泥土(实验盒分装)、一次性桌布、一套筛子(3个,筛孔大小不同)、一个实验盒、3个塑料托盘、一杯适量的水、小木棒、一张特征卡记录单。 六、教学用时 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模块一:可以捏的泥巴 1.提问:孩子们,请看大屏幕,这些是什么?(泥塑)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泥土) 2.谈话:以前的人们(包括你们的爷爷奶奶)会用泥巴来捏泥塑,并且捏的泥巴是从地里挖来的。 3.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捏泥巴”(贴课题),好不好? 模块二:制作泥塑 1.交流:如果让你用泥巴捏一个泥塑,需要做哪些准备?(是的,制作泥塑首先需要泥土) 2.任务一:筛泥土 (1)交流:老师从校园里挖来了一些泥土,并且把它晒干啦。它适不适合用来做泥塑?为什么?(里面有小石块)因此,土里挖来的泥土晒干后还要“筛泥土”,土越细,越适合做泥塑。 (2)讲述:怎么“筛泥土”?第一步,拣出泥土中较大的碎石子;第二步,把较大的土块捻碎;第三步,用不同孔目的筛子筛泥土。 (3)看视频,了解怎么使用筛子。 (4)讲述:看明白了吗?注意,筛的时候需要用实验盒接住漏下来的泥土并观察。筛的时候手臂可以试着来回晃动,幅度不要太大,不然土就洒出来了。 我们也来尝试一下筛泥土,好不好?(指着板书)首先“拣”,再“捻”,最后“筛”。 (5)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6)提问:在使用筛子筛泥土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发现?(不同孔目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颗粒不同) 请连一连,这里有三个筛孔大小不同的筛子,筛孔依次为大、中、小,用他们筛出来的泥土,分别是哪种? 3.任务二:和泥制作 (1)提问:细的泥土我们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就可以直接捏泥塑了?你们试着捏一下,行不行? 那怎么办?(加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