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主题名称 《做个加法表》 年级学科 一年级 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基础之上的一次重要整理与复习。此次教学的目的并不仅限于对先前所学知识的简单回顾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将这些进位加法算式进行有序整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体验并发现数学中的规律,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与意识。这样的教学安排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鉴于学生已经积累了整理十以内数加减法的经验,我们在设计20以内数的加法整理环节时,应更加注重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然而,考虑到学生当前阶段的思维能力尚有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巧妙地提供思路上的指引,帮助他们梳理思维方向。同时,我们还要着重引导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进行有序的思考,以确保他们能够系统、有条理地整理所学知识,从而深化对20以内数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整理、交流和探讨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过程,以深化理解和提升计算能力。 2.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将能够有序地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整理成加法表,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3.我们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 2.难点:学生需要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有逻辑、有条理地整理至加法表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识别并阐述加法表中的基本规律,这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记得我们之前学完了1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还特地花时间整理了那些算式,并且有条理地放在了表格里。上节课的时候,有同学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我们也应该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整理成一个表格。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完成这个挑战,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师:在开始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大家还记得吗? 生1:我们当时是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按照其中一个加数的大小顺序整理成一列。 生2:我记得横排上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加数,而另一个加数则是按顺序排列的。 师:非常好,同学们记得很清楚。既然整理的方法大家已经掌握了,接下来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一起尝试完成这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吧。 生1:我找得数是14的。有9+5,8+6,7+7,6+8,5+9。 生2:8加几的算式有8+4,8+5,8+6,8+7。 …… 学生开始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填写表格。教师则深入各小组,重点关注那些分工不明确或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待各小组完成表格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展示和交流。 师:观察我们填写的加法表,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生1:横着看,我发现9+2=8+3=7+4=6+5=5=6=4+7=3+8=2+9,第一排的得数都是11,第二排的得数都是12,第三排的得数都是13…… 生2:竖着看,我发现左边第一列都是9加几的算式,第二列都是8加几的算式,第三列都是7加几的算式…… 生3:从右上往左下看,当第二个加数相同时,如果第一个加数增加1,那么得数也会相应地增加1。 师: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都非常到位,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记住,只要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数学中的奥秘。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太棒了!利用之前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经验,你们成功制作了全新的20以内进位加法表。这种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能力非常宝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