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8663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169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同步,分层,作业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同步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文学家叶圣陶在谈创作体验时曾说过,写文章就是生活本身,乡野田亩农人、车间码头工人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自的生活。文章若是溪流,生活则是泉源,泉源丰盈,溪水长流。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源泉是(  ) A.传统文化 B.民族文化 C.无限想象 D.社会实践 2.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可视作引子,主要交代了写作此文的缘由。 B.通过复信一事,具体说明叶圣陶“待人厚”的一面。 C.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简明”和“简洁”。 D.文章最后,作者以抒情的方式,提出了向叶圣陶先生学习的希望。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 B.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C.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D.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回望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叶嘉莹先生于颠沛流离中饱受家国破碎、生存困顿、生离死别之苦。 B.父母教育子女应该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C.王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家长对他十分敬重。 D.期末过后,我明白了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个问题上,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马老师请教。 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可视作引子,主要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缘由。 B.通过复信一事,具体说明叶圣陶“待人厚”的一面。 C.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简明”和“简洁”。 D.文章最后,作者以抒情的方式,提出了向叶圣陶先生学习的希望。 6.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卯(mǎo) 触及(chù) 诲人不倦(juàn) B.修润(rùn) 商酌(zhuó) 不耻下问(chǐ) C.不妥(tuǒ) 恢复(huī) 颠沛流离(pèi) D.打拱(gǒng) 譬如(bì) 拖沓无理(tà)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 叶圣陶(1894—1988),原名   ,字   ,江苏   人。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童话集《   》,散文集《脚步集》,论述语文教育的文章结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创作风格:其小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绕有余味。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退真。 三、语言表达 8.文中说叶圣陶先生除了“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在你的生活中或许也有这样的实例,如老师的宽厚待人;爸爸妈妈的宽厚待人等,你对“宽厚待人”肯定有了一定的理解。请把你的理解写出来。(250字左右) 9.请根据语境,结合叶圣陶先生的看法,在横线处补全倡议。 学生劳动的习惯,应该而且可能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养成,在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养成,逐渐养成,不断实践,这才能够终身以之。 (选自叶圣陶《“瓶子观点”》) 劳动,是我们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我们变得强大。让我们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精神,在家庭中,做点家务;在社区里,做些志愿服务;   ,    。 四、综合性学习 2024年是叶圣陶先生130周年诞辰。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以“纪念叶圣陶先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0.请你为这次活动策划一个活动方案。(注意各活动环环相扣,衔接自然) 活动一:参观叶圣陶先生纪念馆 活动二:    活动三:    活动四:展示活动成果———叶圣陶先生年谱 11.通过这次活动,你一定对叶圣陶先生有了些了解,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