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同步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理解“自强不息”的意思。下面选项中的“息”字意思与“自强不息”中的“息”相同的一项是( ) A.息息相关 B.偃旗息鼓 C.休养生息 D.屏息聆听 2.古诗词鉴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起句紧扣诗题,点明登临地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应天塔的高峻。 B.承句从传说入手,写“鸡鸣”就能“见日升”,直接点出了诗人立足点之高。 C.转句使用典故来抒发情感,表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气。 D.合句以理入诗,意蕴丰富,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启示我们,面对复杂的社会,要不迷失人生方向,就必须( ) A.充分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努力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完全统一。 C.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明辨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曲直。 D.摆脱社会历史对我们的制约,永做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志青年。 4.对《登飞来峰》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B.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向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C.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列对诗歌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 B.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谏,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 6.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B.《己亥杂诗》的作者龚自珍,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C.《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号务观,字放翁,南宋(朝代)著名爱国诗人。《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校注》 。 D.《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填空题 7.《登飞来峰》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的寓意是 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 三、语言表达 8.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体会诗中结尾两句的含义。 9.作者登临高险,目力长远,在诗中运用了何种手法来表情达意?(写作手法)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起句紧扣诗题,点明登临地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