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1993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6次 大小:333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
  • cover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第1课《中国人民起来了》 1、开幕词 文体特征 开场白:标题、时间、称谓 正文: 开头、主体、结尾 结束语:简短有力,具有号召性和鼓动性 写作特点 观点:鲜明态度明确、目的性强, 结构:思路清晰、逻辑缜密 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句式:多用判断句和表示强调性的语句或句式。 2、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开场白:(1、2)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主体: (3、4)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5—8)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 指明当下面临的问题,民族独立与发展的策略 (9—11)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 (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 结束语:(12—16)纪念人民英雄,祝贺革命的胜利、国家的成立、大会的召开 3、论证特色 ①运用了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 ②本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从过去、现在、将来三分方面分别论证,特别是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又从经济、文化、国防三个方面论述; ③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比喻和假设论证等,论证力度强,有说服力。 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标题的深刻内涵及表达效果 ①深刻内涵:“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震撼历史的宣言,既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也指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自由解放,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而用它做标题既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广大中国民众深藏已久的心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 ②表达效果:“站起来”一词语言直白,形象地揭示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成就,告知全世界,中国人民获得了独立、民主、自由的新生活。文章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题,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2课《长征胜利万岁》 1、梳理脉络 第一部分(1-8)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吴起镇。 第二部分(9-22)吴起镇伏击歼灭战。 第三部分(23-46)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宣布长征胜利。 2、主旨 《长征胜利万岁》记叙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人、召开的中央全军干部会议等事件,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的欣喜与激动之情。 3、红军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①坚强乐观,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②不怕牺牲,骁勇善战。 ③亲民爱民,为人民服务。 ④遵守军纪,服从指挥。 ⑤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4、长征精神 ①长征的伟大意义:“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②“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③伟大长征精神,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2课《大战中的插曲》 1、回忆录 ①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 ②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 ③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