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2302

【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2.1.1 血液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3112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少版,2024,生物,七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名称 3.2.1.1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河北少年-出卷网-(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第一课时《血液》。本课时是冀少版七年级下册关于血液循环系统知识的开篇内容。它不仅是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生理过程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心血管疾病等相关知识的重要铺垫,在构建人体生理健康知识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河北少年-出卷网-(2024)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材涵盖血液的成分、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等重要知识点,为构建血液循环系统知识体系打基础。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及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形成热爱科学、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血液成分及各成分主要功能,尤其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观察血涂片,区分不同血细胞;理解血红蛋白特性及在氧气运输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兴趣浓厚,具一定观察和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较弱。对血液有直观认知,如受伤流血,却缺乏系统深入了解,需教师引导从现象到本质探究学习。 学情目标 生命观念: 阐述血液各成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构建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依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血细胞功能,发展逻辑思维,能批判性思考相关问题。 探究实践: 通过讨论和分析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态度责任: 通过学习血液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理解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理解血液的组成以及功能。 2 理解血细胞成分及其功能。 探究能力 通过观察血涂片和血液分层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认同无偿献血制度,养成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结果展示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以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兴趣,借助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现象到本质理解血液知识,通过与生活链接强化知识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固知新 【回顾旧知识】“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食品安全和合理饮食,那有哪些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合理饮食呢?” 【创设情境】图片展示。体检时一般都需要做血常规检验。医生通过分析血液中不同成分的含量与标准参考值的差别,初步判断被检查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可能患有的疾病。那么,血液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观察图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桥梁。 通过贴近生活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探究实践 【观察思考】示范显微镜正确操作及观察血涂片方法要点,强调安全事项。巡回指导,解答疑问,提醒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形态。【提出问题】各种血细胞在形态、数量上有什么不同 各种血细胞分别有什么功能 【创设情境】结合实验观察讲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结构和功能,重点强调血红蛋白特性及与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