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4278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22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973770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课,洋务运动,边疆,危机,课件,22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四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洋务:与外国交涉的有关事务。如外交,办厂,派遣留学生等事项 近代化:资本主义化。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的理性化。 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掌握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内容 分析理解洋务运动的影响 了解19世纪中后期列强对中国西北,西南, 东南地区的侵略 本课目标: 1840年 1858年 1851年 1842年 1864年 1895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的背景 外患 内忧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外患:清政府两次鸦片战争均失败,列强侵略由沿海不断深入内地。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李鸿章《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如何变: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变法目的:富国强兵,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推动人物:开明的地主阶级洋务派 “(同治)六年,同文馆议考选正途五品以下京外官入馆肄习天文算学,聘西人为教习。倭仁谓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尤以西人教习为不可。且谓必习天文算学,应求中国能精其法者,上疏请罢议。于是诏倭仁保荐别设一馆,即由倭仁督率讲求。复奏意中并无其人,不敢妄保。”———《清史稿》卷391 顽固派首领:倭仁 顽固派的主要观点: “奇技淫巧” “以夷变夏” “本末倒置” 顽固派反对洋务活动 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域 军事工业 文化教育 陆海军建设 民用工业 军事工业 1.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曾国藩 洋务派创办新式军用工业的起点 2.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 李鸿章 上海 晚清规模最大、东亚罕见的大型军工企业 但兵器故障颇多,与西方有十年以上差距 3.福建船政局 1866年 左宗棠 马尾船厂与船政学堂的建立 聘任外籍工匠 基本能够自行制造大型现代轮船的企业 洋务派官办军事企业的特点 1.由官府直接发起 2.由官府直接委派官员管理 3.由官府调拨资金作为企业的建设和生产费用 4.由官府决定生产计划 5.由官府调拨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不做商用 从管理上看,与传统官府工业相同。带有深厚的封建色彩。 从生产和经营来看,具有了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 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1872年 李鸿章) 开平煤矿 (1878年 李鸿章) 汉阳铁厂 (1890年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1888年 张之洞) 洋务派民用工业的特点 1.官督商办 2.自负盈亏 官督:官方保护、扶持和监督、稽查 商办:商人经营业务和承担盈亏 洋务派的海陆军建设 传统的八旗、绿营 新军(袁世凯的北洋三军、张之洞的自强军) 练军 曾国藩、李鸿章创立的湘军、淮军 近代陆军建设 北洋水师 福建水师 南洋水师 广东水师 近代海军建设 巩固海防 培养近代军事化人才 促进中国军事近代化 近代海军创办的意义 近代文化事业的兴办 语言类学堂:以教授外国语言,培养外交和外语人才为宗旨 (京师同文馆,广州同文馆,新疆俄文馆) 军事学堂:培养海军,陆军的指挥员。 (天津武备学堂、福建求是堂艺局) 技术学堂:以培养轮船制造、航海、电讯、医学、矿务等领域的专门人才。 (天津电报学堂等) 洋务运动的影响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