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2025年中考历史专项冲刺练习 16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位南朝时期科学家的成就。这位科学家是( ) 数学方面: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历法方面: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机械制造方面: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A.祖冲之 B.刘徽 C.贾思勰 D.郦道元 2. 《兰亭集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的作者被后人誉为( ) A.“画圣” B.“诗圣” C.“书圣” D.“医圣” 3.《齐民要术》引书有书名可考的共计155种(实际为162种),无书名可考的不下数十种;所引的每一句话,都标明出处,态度极为严肃。这说明《齐民要术》( ) A.科学严谨 B.领先世界 C.推崇传统 D.注重创新 4.据以下内容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 祖冲之在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所创“割圆术”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王羲之刻苦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摆脱了以往隶、篆的痕迹 A.集中于农业领域 B.继承与创新结合 C.成果领先于世界 D.体现以民生为本 5.“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 ) A.《兰亭集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张猛龙碑》 6.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同学为云冈石窟设计的解说词,其中正确的是 A.开凿于西汉末年,宣传的是佛教 B.开凿于东汉,宣传的是道教 C.开凿于南北朝时期,宣传的是佛教 D.开凿于唐朝,宣传的是书法 7.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 ③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然而中国科技文化依然灿烂辉煌,下面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是( ) ①《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②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领先世界近千年 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④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世界文化做出贡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云冈石窟中有部分石窟的建筑形式由以前的印度样式转变为汉式楼阁、殿堂样式,里面的佛像,形体清秀,穿着宽衣博带式服装。这类石窟最有可能开凿于( ) A.西汉景帝时期 B.东汉光武帝时期 C.西晋武帝时期 D.北魏孝文帝时期 10.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书中还记载了很多农谚,如“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求”等。这反映了农业生产( ) A.要充分利用土地 B.要重视选育良种 C.要顺应天时地利 D.要改进生产技术 11.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中的道具有四项。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其中不应出现的是( ) A.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着临摹的《洛神赋图》 D.书桌上有一盘葡萄 12.三国时期的王蕃把圆周率推算到3.1556,魏晋时期的刘徽用割圆术得出圆周率为3.1416,南朝时,祖冲之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体现了( ) A.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B.政权的分裂与统一 C.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D.制度的变革与进步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科技与文化。取得这些杰出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 A.国家大一统 B.人民勤劳智慧 C.民族大交融 D.南方经济发展 14.“他擅长人物画,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他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里的“他”是指 A.苻坚 B.顾恺之 C.胡昭 D.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