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6281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6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2-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349451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变: 生产关系 不变: 社会主义制度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核心素养: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对内改革的基本线索,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农村、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以及产生的意义,理解对内改革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改革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体会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1: 时间 总人口 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1949 54167万 48402万 89.4% 1952 57482万 50139万 87.2% 1958 65994万 54704万 82.8% 1978 96259万 79014万 80.08% 摘自《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 1.背景: ①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材料2: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农村具有决定性意义。……七亿多人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人 民 公 社 农民 政社合一 统一经营 集中劳动 统一分配 吃“大锅饭” 管理高度集中 缺少生产自主权 缺少个体自由 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人民公社管理的弊端 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材料3: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②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缺乏自主权,挫伤生产积极性。 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改革的目的: 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改革的地点和时间: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分户经营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保证国家集体 自负盈亏 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契约 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按手印的形式首创了“大包干”责任制,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小岗村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当年农家”茅草屋 1978年12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 1981年,部分“大包干”带头人在茅草屋农舍前合影 敢为人先的精神 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的故事 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第一年就解决了吃饭问题,还交上公粮,还清了20多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5.支持与推广: 材料4: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凤阳县,绝大多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