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2285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四首 课件

日期:2025-04-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823583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
  • cover
(课件网) 《诗经 · 邶风》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 式微 背 景 探 寻 式微,意思是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本诗出自《诗经·邶风》。邶风,邶地的民歌。邶,今河南淇县北部一带。 内 容 全 解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何,为什么 (如果)不是 露中,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你们,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身体 诗 歌 赏 析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答案的设问。劳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以正言直述,则语意平淡。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歌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全诗句句用韵,故而全诗节奏短促紧凑,情调急迫,充分表达了劳役者的苦痛心情。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劳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充分表达了劳役者的苦痛心情。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主 旨 归 纳 《诗经 · 郑风》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 子衿 《经典咏流传》:吴谨言 听歌赏境 背 景 探 寻 子衿,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本诗出自《诗经·郑风》。郑,今河南新郑一带。 内 容 全 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深思的样子 岂,难道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指佩玉的带子。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找我?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 城门两边的楼台 独自徘徊张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好像三个月那么长。 诗 歌 赏 析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心理活动,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主 旨 归 纳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王子安集注》卷三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作品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他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称。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背景探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内容全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指长安 这里代指蜀州 释义:三秦辅卫着长安,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 赏析:首联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大地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