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历史解释:通过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含义;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 时空观念:通过分析文献、图片等资料,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 家国情怀: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祖国统一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设问: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的表现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时间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意义 改革开放后 在邓小平“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了“ 、 ”的对台基本方针 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79年 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实行 (通邮、通商、通航) 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 1987年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 , 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 ) 两岸授权这两个 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1年 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 ) 1992年 两会达成“ ”,即“海峡两岸均坚持 ”的共识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 1995年 江泽民提出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2005年 国民党主席 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胡锦涛) 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促进了两岸关系的 2008年 两岸直接“ ”终于实现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015年 习)马(英九)会 是建国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小组互评) 思考:分析有利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见课件) 【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 构建要求:(1)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3)熟练展示。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考 ①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②隋朝时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台湾) ③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 ④清朝初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政府设立台湾府; ⑥1898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⑦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战败台湾光复⑧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 2.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必考 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 ②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最终导致两岸对峙。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 ①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提出要(武力)解放台湾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④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大陆缓和两岸关系的举措: 1979年开始,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3.海峡两岸交往的表现(措施)以及影响? 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历史意义: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②“九二共识”和汪辜会谈★★★★必考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基会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