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5540

三、捏泥巴 表格式(教案)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31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泥巴,格式,教案,2024-2025,学年,苏教版
  • cover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 《石头与泥土》单元 3.捏泥巴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石头与泥土》 课题 3.捏泥巴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及要求 1.1物质具有定的特性与功能 一~二年级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②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一~二年级 ①知道我们周围的人造物是由人设计并制作出来的,观察和区别身边自然物和人造物 ②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应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13.1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 一~二年级 ①通过观察,提出并描述简单的制作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学生能够了解捏泥巴的基本流程,包括挖取泥土、筛选、和泥等环节,掌握简单的泥塑制作方法。 科学思维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泥土制品,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用途,感受泥土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价值。 探究实践 通过亲手制作泥塑作品,锻炼手部肌肉,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耐心和专注力。 态度责任 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学会运用观察工具比较不同沙子的特征;掌握沙漏制作方法,理解并能调整沙漏计时时间;了解沙子的常见用途。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在泥塑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出有一定形态和美感的作品;理解泥土制品在生活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 准备 教师:不同孔目的筛子若干、小铲子、水桶、水、和好的泥团若干、泥塑工具(如泥塑刀、滚轮等)、展示用的学生泥巴作品图片和视频、生活中泥土制品的图片和实物(如陶罐、砖瓦等)、多媒体设备。 学生:提前准备一个小铲子、一个小桶(用于挖泥土),围裙或旧衣服(防止弄脏衣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认识泥土。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课题 1.展示图片和视频 播放一段小朋友们在户外玩泥巴的视频,以及一些精美的泥塑作品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这些泥塑作品漂亮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捏泥巴,一起体验用泥巴创造的乐趣。” 2.交流讨论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之前玩泥巴的经历,如在什么地方玩过、怎么玩的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有趣故事,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二、了解泥巴(8分钟) 1.讲述泥巴来源 向学生介绍现在小朋友常用的纸黏土和爷爷奶奶小时候直接从地里挖来的泥巴的区别,提问:“为什么以前的人要从地里挖泥巴来玩呢?”引导学生思考过去的生活方式和资源获取途径,感受时代的变化。 展示不同地方的泥土图片,如花园、菜地、河边的泥土,让学生观察泥土的颜色、质地等差异。 2.泥巴的处理 讲解挖取泥土的注意事项,如要在大人陪同下到合适的地方挖,不要破坏植物和环境等。 介绍筛选泥土的方法:展示大孔目、中孔目、小孔目筛子,向学生讲解不同孔目筛子的作用,让学生直观感受筛子对泥土颗粒大小的筛选效果。请几位学生上台尝试用不同筛子筛选泥土,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不同筛子筛出的泥土有什么不一样?” 组织学生讨论筛选后的泥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