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6611

【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花城版七下第一单元《我的祖国》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997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下,课堂,我的祖国,单元,第一,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红色足迹·时代号角(二)》第4课《我的祖国》。 【教材分析】 《我的祖国》是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红色足迹·时代号角(二)》第4课时欣赏课。《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歌曲诞生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歌曲采用F宫调式,4/4拍,单二部曲式。结构规整,旋律简洁而优美。主歌部分旋律舒展宽广,柔美婉转,具有抒情的特点;副歌部分旋律则更加激昂壮阔,与主歌形成鲜明对比。整体旋律富有民族特色,热情奔放。歌词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深情地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的勤劳勇敢,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如“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等句,形象地展现了祖国的壮丽景色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塑造了志愿军英勇乐观的形象,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战斗意志。它不仅仅是对祖国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中华民族深厚情感的抒发。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模仿、讨论和演唱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学会演唱《我的祖国》,并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我的祖国》,并能用准确的节奏和旋律演唱。 (二)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中的爱国情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演唱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通过图片感受一下祖国,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走进博大精深、文化底蕴丰富的中国《我的祖国》。(书写板书《我的祖国》)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下面了解一下歌曲背景:《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歌曲诞生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你们了解作曲家刘炽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刘炽,作曲家。他的作品有深厚的民间音乐底蕴,旋律具有独特的美感。代表作有:歌曲《我的祖国》《祖国颂》《新疆好》《让我们荡 起双桨》等。 下面聆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旋律有什么特点?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采用F宫调式,2/4、4/4拍、稍慢,情绪优美亲切地,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词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深情地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的勤劳勇敢,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如“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等句,形象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