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6636

【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娱乐升平+赛龙夺锦》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9987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下册,课堂,娱乐升平+赛龙夺锦,单元,第二,七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岭南春早》第3课时《娱乐升平+赛龙夺锦》。 【教材分析】 《娱乐升平+赛龙夺锦》是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岭南春早》第3课时欣赏课。乐曲《娱乐升平》由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丘鹤俦创作, 广东音乐的代表作之一,旋律流畅,一气呵成,用士工线(63为空弦)构成。乐曲为一段式(带重复),徵调式。表现出一种清新活泼、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寓意盛世欢乐、大家平平安安。主奏乐器为高胡、扬琴,还有二胡、秦琴、笛子等。乐曲《赛龙夺锦》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作之一,《赛龙夺锦》又名《龙舟竞渡》)由何柳堂创作于1878年。《赛龙夺锦》是一首带引子和尾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乐曲。全曲以曲首的音调为基础,不断衍生和发展。 乐曲开头以唢呐吹出号召性的引子,表示比赛开始;结尾吹响唢呐象征比赛结束,再现了前一段的曲调。 乐曲描绘了民间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情景,表现了劳动人民勇敢、豪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乐曲主体部分以弹拨及拉弦跳动的音调,配合铿锵的锣鼓节奏,展现了一幅龙舟健儿全力以赴夺标的场面。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与模唱,感知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旋律、节奏等要素,感受广东音乐的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二)艺术表现 能模唱主题音乐,配合音乐进行简单的表演。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了解广东音乐《赛龙夺锦》的曲式结构和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和风格特点,增强对传统音乐的传承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体会不同主题旋律的变化与对比,了解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何柳堂。 (二)教学难点 总结出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并能够识谱哼唱主题旋律。同时,感受并领悟音乐要素所产生的变化,体验音乐的深刻内涵和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广东音乐,咋旋律、节奏、情感上有了初步的感受,那你们了解广东音乐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广东音乐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珠江三角洲及其他粤语地区流行。广东音乐最典型的乐队形式由椰胡、高胡、扬琴、洞箫(笛箫)、秦琴这五件乐器组成,称为“五架头”。你们知道这几种乐器是怎样演奏的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演奏时,五件乐器各显其能,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个音时,由于音色音区的不同,产生了透明清亮、韵味十足的和声效果。演奏中加花、变奏、装饰、滑音等多样化手法的使用,使乐器间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充分展示出这一岭南丝竹乐风韵的精致和华美。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广东音乐《娱乐升平+赛龙夺锦》。(书写板书《娱乐升平+赛龙夺锦》)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下面聆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旋律有什么特点?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乐曲C大调,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