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经典名曲(一)》第1课时《春游》。 【教材分析】 《春游》是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经典名曲(一)》第1课时唱歌课。《春游》是李叔同作词作曲的一首经典学堂乐歌,创作于近现代时期,体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李叔同不仅是音乐家,还是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其代表作品包括《送别》《春游》等,《春游》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游》采用节奏明快的八六拍,旋律流畅优美,与生动优美的歌词配合贴切。这种节奏给人以摇曳、荡漾的感觉,使得歌曲的旋律非常柔美。歌曲结构清晰、方整、均衡,通常为三部合唱曲式,具有严谨的曲式结构和和声进行。歌词为一首优美的七言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内心真实直朴的感受。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学习《春游》,学生能够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 (二)艺术表现 《春游》作为合唱歌曲,可以训练学生的合唱表演能力,增强合唱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声部间的配合,学生可以体会到合唱的和谐之美。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春游》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化传承价值。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把握学堂乐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会唱罗大佑的歌曲《童年》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跟着钢琴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歌曲《童年》表现了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童年的快乐还来自于校园,那么校园歌曲你们知道有哪些?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送别》是我们最熟悉的学堂歌曲,今天我们走进校园歌曲《春游》(书写板书《春游》)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下面聆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旋律有什么特点?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春游》采用节奏明快的八六拍,中速,旋律流畅优美,与生动优美的歌词配合贴切。这种节奏给人以摇曳、荡漾的感觉,使得歌曲的旋律非常柔美。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作曲家:李叔同,音乐教育家、书法家、画 家、早期话剧奠基人,“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我的国》《送别》《春游》《西湖》等。歌曲是几几拍? 预设:歌曲是6/8拍子,你们知道6/8拍子的强弱规律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6/8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表现音乐 预设:打节奏表现音乐 教师:再次聆听分析,歌曲由几个乐段组成?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