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6854

【2025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 《枣红马+正对花》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9976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年级,课堂,枣红马+正对花,单元,下册,音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发现身边的音乐高和低(二)》第4课时《枣红马+正对花》。 【教材分析】 《枣红马+正对花》是花城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发现身边的音乐高和低(二)》第4课时欣赏课。《枣红马》可能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歌词通常围绕“枣红马”这一核心意象展开,描绘草原风光、骏马奔腾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故事。通过对比和重复来强化主题和情感表达。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适合表现草原的辽阔与骏马的奔腾。《正对花》是一首经典的东北民歌,属于汉族民间小调。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明朗、节奏规整匀称等。同时,它还运用了衬字、衬词的手法,以及舌尖颤音等演唱技巧,表现出东北人特有的诙谐、风趣和夸张幽默的性格特点。歌曲为上、下句重复的四句体结构,形成一种重叠呼应的效果。这种朴质的对称结构,反映了劳动人民在音乐上平衡对称的美学观念。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喜欢活泼、欢快的旋律,对节奏明快的歌曲尤为感兴趣。由于刚入学,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音准、节奏等方面需要逐步培养。在课堂上,学生们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外,一年级学生喜欢参与集体活动,音乐游戏和简单的乐器演奏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总体而言,一年级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具有较大潜力,需通过耐心引导和趣味教学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喜庆气氛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艺术表现 学会演唱《枣红马+正对花》,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歌词内容。 (二)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内涵,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如运用衬字、衬词和舌尖颤音等演唱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蒙古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欣赏一下蒙古,说说蒙古都有什么?(展示蒙古大草原、蒙古包、服装)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说一说蒙古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区别?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蒙古生活在草原上,住在蒙古包里面,服饰和我们也有区别,今天我们走进蒙古音乐《枣红马》(书写板书《枣红马》)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草原上有哪些动物?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马,你们会骑马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接下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枣红马》可能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歌词通常围绕“枣红马”这一核心意象展开,描绘草原风光、骏马奔腾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故事。表现草原的辽阔与骏马的奔腾。下面朗诵歌词 预设:朗诵 教师:下面我们分句学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下面我们哼唱第一乐句 预设:哼唱 教师:下面我们哼唱第二乐句 预设:哼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哼唱 预设:哼唱 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