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诗词曲五首 同步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千古兴亡,往事悠悠。“悠悠”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话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魏蜀吴三国战事频发,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舂谷(chōng)狗窦(dòu)松柏(bó) B.瀚海(hàn)风掣(chè)兜鍪(mú) C.都护(dū)零丁(dīng)羌笛(qiāng) D.踌躇(chǔ)宫阙(què)惶恐(huáng) 3.对下面的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 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 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 D.望西都(指长安)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①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②江上,夜深儿女③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④,玉殿⑤正思贤。想夜半承明⑥,留教视草⑦,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⑧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释)①范倅:滁州通判,是辛弃疾的副手,范倅任满,稼轩作此词为他送行。②莼:莼菜羹。鲈:鲈鱼脍。指代范倅返乡。③儿女:此处当指作者。④朝天:指朝见天子。⑤玉殿:金銮宝殿,代指皇帝。⑥承明:承明庐。⑦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⑧殢(tì)酒:沉溺于酒。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南乡子》上片放眼美好的神州风光,牵发了思古之情,下片则引入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议论。 B.《木兰花慢》词人以“老来”起笔,流露出对流年的不舍之意,上片直接表达了月圆人也圆的深厚情谊。 C.《南乡子》整首词三问三答,层层推进,不仅表现出感情的悲怆,而且也可以从中看出词人不失雄壮的情怀。 D.《南乡子》以“生子当如孙仲谋”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木兰花慢》则以“愁肠殢酒”表露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愤。 6.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一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 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 南一隅,英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