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 100 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2.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的道理。3.体验运用 10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体会“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课件出示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国家博物馆。教师:从这幅图中都知道了什么?课堂预设:一年级有 4 个班,(1)班有 35 人,(2)班有 32 人,(3)班有 37 人,(4)班有 34人。(二)提出问题教师: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课堂预设:一(1)班和一(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三)解决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找到的信息,再把问题完整地读一遍。教师:为什么用加法解决?你是怎么列式计算?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例1。(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你想怎么计算35+32?(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我用口算计算。(因之前学习口算,学生自然会口算计算)教师:请同学们尝试用竖式的方法计算这道题,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小棒帮帮你。展示学生作品,并说说是怎么用竖式计算的。(3)操作交流,理解算理。教师:为什么2和5对齐,3和3对齐?课堂预设:因为2和5都表示几个一,而3和3都表示几个十,几个一和几个一对齐,几个十和几个十对齐。教师:计算时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课堂预设:学生1:我先算的个位5+2 等于 7,再算的十位 3+3 等于 6。学生2:我跟她不一样,我是先算的十位,然后再算的个位。教师总结:像这样的加法,不管是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都能正确计算出结果,都是可以的。但是不管是从哪位加起,都要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4)结果汇报。教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指名回答)课堂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学生边演示边汇报如下。 学生1:左边的3捆和3捆合起来是6捆,右边的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35加32等于67。学生2:先算右边的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再算左边的3捆和3捆合起来是6捆,所以35加32等于67。教师给出鼓励,并进行归纳总结。(1)看———教师用课件或实物图演示以下方法的操作过程。 67(2)想———让学生闭眼想想上述操作。(3)说———让学生将上述操作过程说一说。(4)写———让学生根据上述操作过程,说一说怎么计算35+32=(),写出竖式。课堂小结:教师: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计算的时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得数写在那一位的下面。三、当堂训练1.根据小棒图列出竖式,并计算。课件出示答案,教师指名学生汇报计算过程。2.下面的算式有什么规律?再来看看这道题,几个算式的加数都不一样,但是得数怎么都是 99 呢?你能找到算式中的规律吗?(1)学生自己思考,同桌之间相互讨论。(2)教师总结。每个算式第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 9。交换这两个数的位置恰好就是第二个加数,这样的话,每个算式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分别相加也等于 9。四、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五、布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