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3215

第三单元 身边的人 第1课 致敬平凡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05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7422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单元,身边,1课,致敬,平凡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造型·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1课 致敬平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身边平凡的劳动者作用大,理解平凡的劳动者不平凡(文化理解);能对艺术作品中的图像进行识读,能用语言描述作品的艺术特点,探究艺术家突出主要人物和形象的方法(审美感知)。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探究,掌握从前后、大小体现画面主次的方法;使用常见的工具材料,运用剪贴、折纸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记录、表现工作中的劳动者(艺术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初步感知平凡劳动者身上朴素的奉献精神和美学价值,学会欣赏并向身边的劳动者致敬(文化理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用剪贴、折纸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劳动者。 教学难点 用主次关系突出主要人物和形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工具材料 剪贴工具材料、课件、立体纸片人动态组图范作。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情境导入 创造情境:“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马路边、高炉旁、社区里、田野间,从大自然到生活中,劳动者无处不在。”教师总结:身边的劳动者正用他们的双手与智慧创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向他们致敬,用美术的方法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揭示课题: 致敬平凡 感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 情境导入,营造气氛,感知身边平凡的劳动者的美。 环节一 1.欣赏画作《主人》《辛集面塑》《尖峰食刻》,引导学生识读图像: 作品中表现了哪些劳动者? 教师总结引发思考:幸福的生活是各行各业劳动者创造的,我们如何用美术的方法突出劳动者的形象呢? 2.欣赏探究,小组讨论。 教师提问:你发现画面中主角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单人画面—大小 多人画面—前后 小结:前面的人物大,后面的人物小,画面就有了对比,突出了主次。 识读艺术作品中的图像,识别劳动者的类型。 小组交流讨论,艺术家如何突出主要人物和形象的? 引出艺术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通过探究并学习艺术家表现劳动者的形式和方法这一过程,直观生动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信息和情感,探寻艺术家所尊崇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产生认同和共鸣,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课前准备“智慧星”卡片。课堂上作为鼓励,鼓励学生善学习、勤思考、爱表达。卡片可用于后续的作业,也为评价统计提供依据。 教师观察小组讨论情况点评分享结果。 环节二 拼摆游戏:教师将《主人》中的人物形象抠图放置,请学生在空白画面拼一拼、摆一摆。 请你来摆一摆,如何让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教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大小突出人物的主体地位,还可以通过位置的相对居中摆放突出主要人物和形象。 学生运用前后、大小知识点合理摆放人物形象。 掌握利用位置突出主体的方法,简单尝试构图布局。也是对前一环节的大小、前后对比知识点的巩固运用。 鼓励积极参与,能够大胆表达的学生,适时奖励“智慧星”卡片。 环节三 教师出示两到三幅剪贴画小展架作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发布:下节课我们要制作劳动者主题剪贴画展架,请同学们课后在家长的帮助下,拍摄、搜集身边劳动者的图像资料,用于下节课的剪贴画制作。 学生欣赏作品。 激发学生对下一环节持续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工具材料 剪贴工具材料、课件、立体纸片人动态组图范作。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环节一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回顾知识点(大小对比、位置前后),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回忆。 2.教师出示上节课呈现的剪贴画小展架,引发学生分析: 小展架是如何制作完成的? 小组讨论探究:小展架的制作。 教师小结:小展架采用剪贴、折纸的方法,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劳动者形象更突出而生动。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组内讨论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评述“剪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