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 2.3构建原子模型 课课练 一、选择题 1.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在实验和探索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但他建立的原子模型不具有原子核 B.卢瑟福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全部的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 C.玻尔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D.原子是电中性的,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个数一定相等 2.据媒体报道,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上的大气中含有非常多氙的同位素原子。具有54个质子和75个中子,则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1 B.54 C.75 D.129 3.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下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知识梳理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为氧分子 B.c为核外电子 C.是a的同位素 D.b为中子 4.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基于“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提出的。根据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少数α粒子发生很大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弹回(如图所示),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荷 D.原子核体积很小 5.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原子团的是( ) A.和KCl B.和 C.NaOH和 D.和 6.科学家通过艰辛的探索,揭示了原子结构的秘密。如图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该模型不能反映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 B.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运动 C.原子核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D.原子核体积只占原子的很小一部分 7.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显电性 B.该粒子的相对相对原子质量为4 C.失去一个中子后也不显电性 D.在元素周期表中与铍 (Be)元素占同一位置 8.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碳-14原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B.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C.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6个中子 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9.考古人员使用碳-14年代检测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晚期。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不同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核电荷数 二、实验探究题 10.在我国的“嫦娥奔月”工程中,科学家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 已知铁的分子质量约为 密度为 若把铁的分子一个紧挨一个地单列排列起来,筑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分子大道”。那么,请你估算一下这条分子大道共需要大约 个分子,这些分子的质量大约为 kg。(所有空格中的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即可,球体的体积公式为 d为球体的直径) 11.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模型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小科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使用若干辐射环磁体(如图乙所示,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内外两环)、金属板、橡皮筋等器材制作了一个演示模型,用以模拟α粒子散射的动态过程,演示模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长条金属板弯折成环形(保留 10cm的缺口),并固定在桌面上; ②在环形金属板中央放置一块直径 5cm、重40g的辐射环磁体; ③在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连接一段橡皮筋(图中未画出),用以向环内“发射α粒子”。 根据演示模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固定在环形金属板中央的磁体,用来模拟的是原子中的哪一结构? (2)下列四个辐射环磁体中最适合用作模拟被发射的“α粒子”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直径2cm、重5g、内环N极、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