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8180

4 塑料(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43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塑料,教案,格式,2024-2025,学年,青岛
  • cover
课题:塑料 课型:常态课 授课人: 时间: 课时:1课时 班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常见塑料,说出塑料具有质轻、耐腐蚀、绝缘性好、可塑性强等特性。2.了解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同类型塑料的特点及用途差异。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学会用简单实验探究塑料特性。2.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对塑料探究的兴趣,培养认真观察、尊重事实、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协作、交流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塑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了解塑料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使用塑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材分析】《塑料》是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常见的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石头、木头、金属等材料后,学生对常见材料已有一定认知,此时引入塑料,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材料世界的认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塑料制品入手,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塑料特性,探讨塑料用途及环境问题,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符合一年级学生从直观感知到抽象理解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观察和探究塑料的质轻、耐腐蚀、绝缘性好、可塑性强等特性。2.了解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难点1.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塑料特性,理解特性与用途的关联。2.认识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树立合理使用塑料的意识。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塑料基本概念、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理解关键知识。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塑料制品外观、实验现象,培养细致观察能力。3.实验法: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塑料特性,提升动手实践能力。4.讨论法:引导学生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培养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袋、塑料玩具、塑料餐具、塑料管材等。2.实验器材:天平、水槽、水、电池、导线、小灯泡、白醋、金属片、塑料片、加热工具(教师演示用)、模具(教师演示用)。3.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多媒体设备。 【教学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用时3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带了好多宝贝,就藏在这个大袋子里。老师先给大家一点小提示,这些宝贝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这种材料在我们生活里到处都能看见,像我们喝水的瓶子、装东西的袋子,还有你们玩的好多玩具。现在,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猜猜这是什么材料呢?(稍作停顿,给学生思考时间)对啦,就是塑料!那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奇妙的塑料世界。(板书课题:塑料) 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引出塑料,让学生快速将生活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探究新知用时25分钟 1.观察塑料制品的外观特征(5分钟)老师现在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些塑料制品,大家仔细瞧瞧。先看看它们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还是比较单一的呢?再摸摸它们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有点粗糙的?然后看看它们的形状,是规则的,像瓶子那样,还是很奇特,像玩具一样?观察完后,和小组里的小伙伴说一说你的发现。好了,老师看到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呀?(请2-3个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和补充)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塑料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光滑的表面,形状也千变万化。2.探究塑料的质轻特性(5分钟)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塑料的外观,那老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