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8916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853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理解 “打折销售”“每满 ×× 元减 ×× 元”“折上折” 等常见促销方式的含义,并能运用百分数知识准确计算商品在不同促销方式下的价格。 通过对不同促销方式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实际购物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各种促销方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品在不同促销策略下的实际价格,并比较哪种促销方式更省钱。 难点:探究 “每满 ×× 元减 ×× 元” 和 “打 ×× 折” 等促销方式在不同价格情况下的优惠差异,总结规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任务一: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商家搞各种促销活动,大家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见到过的促销形式,如打折销售、有奖销售、返券或返现金销售等。 引出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在不同促销活动下,如何选择更省钱的购物方式。出示问题: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 A 商场打五五折销售,在 B 商场按 “每满 100 元减 50 元” 销售。妈妈要买一条该品牌标价 230 元的裙子。(1)在 A、B 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任务二:探究不同促销方式的计算方法 理解 “每满 100 元减 50 元” 的含义: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 “每满 100 元减 50 元” 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得出: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 100 元减去 50 元;不满 100 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计算在 A、B 商场购买裙子的价格: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在 A、B 两个商场购买裙子的应付金额。 A 商场:打五五折销售,即实际花费是标价的 55%,列式为 230×55% = 126.5(元)。 B 商场:先看 230 里有几个 100,230÷100 = 2(个)……30(元),有 2 个 100,所以减去 2 个 50 元,列式为 230 - 50×2 = 130(元)。 比较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商场的价格,126.5<130,得出在 A 商场购买更省钱的结论。 任务三:深入探究促销方式的差异 提出问题:如果在 B 商场购买这条裙子,相当于打几折呢?引导学生思考折扣的计算方法,用实际花费除以标价,即 130÷230≈56.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每满 100 元减 50 元” 和打五五折哪种促销方式更实惠,思考以下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是一样的? 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相差的不多? 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会相差很多呢? 小组汇报与总结: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当商品总价是整百元时,“每满 100 元减 50 元” 相当于打五折,和打五五折结果相差较多(打五五折价格更高)。 当总价比整百元多一点点时,“每满 100 元减 50 元” 中零头部分不优惠,折扣接近五折,与打五五折相差不多。 当总价比整百元少一点点时,“每满 100 元减 50 元” 实际折扣高于五折,与打五五折相差较大。 任务四:知识应用与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爸爸想在网上书店买书,A 店打七折销售,B 店每满 69 元减 19 元。如果爸爸想买的书标价为 80 元,在 A、B 两个书店买,各应付多少元?相差多少钱? 百货大楼搞促销活动,甲品牌鞋每满 200 元减 100 元,乙品牌鞋 “折上折”,就是先打六折,在此基础上再打九五折。如果两个品牌都有一双标价 260 元的鞋,买哪个品牌更便宜? 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两道题,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之后请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讲解。 拓展练习 2021 年我国液晶电视机产量为 17424.3 万台,比 20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