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课题名 果实和种子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植物生长过程,花凋谢后会结出果实。 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知道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繁衍后代,使得其种群得以延续。 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观察获得的信息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能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果实的结构。 能基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已有认知,分析果实和种子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能持续保持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尊重事实,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 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教学难点 能基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已有认知,分析果实和种子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豌豆荚、花生、苹果等果实,小刀。 学生准备:有果实的凤仙花植株,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谈话: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 教师提问: ①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 ②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猜想。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凤仙花果实的结构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教师引导性谈话和提问,激活学生生活经验与好奇心,引发对凤仙花果实形态及其功能的初步思考,自然过渡到对凤仙花果实结构的深入探究,旨在激发学生探索植物生殖奥秘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一)分享果实生长变化过程 1.教师谈话:轻轻挑开一朵凋谢了的凤仙花,观察花里面有什么。 学生观察凋谢了的凤仙花,观察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2.师生共同观看观察视频《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3.教师谈话:观察凤仙花植株上不同阶段的果实。 学生结合种植经验按成熟度进行排序。 4.教师谈话: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我们发现凤仙花果实形状基本不变,是纺锤形。在这过程 中,果实的颜色和大小有所变化。 5.教师谈话:现在就请你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实物观察与视频辅助,结合学生种植经验,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并描述凤仙花果实从凋谢花朵到成熟的变化过程,旨在培养其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植物生长周期的理解。 观察种子的结构 1.教师谈话:我们接下来继续使用镊子来解剖果实,看看它有哪些结构吧! 2.师生共同观看观察视频《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种子的解剖,并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 教师小结:果实主要由果皮和种子构成。 种子是黑褐色的,数量很多,大约有15~20粒种子;果皮会保护种子。 3.教师提问: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多少粒种子?结出这么多种子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结合刚才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说凤仙花种子的作用。 教师小结:凤仙花种子大约有15~20粒,数量这么多可以最大限度的繁衍后代,确保凤仙花的种族不断壮大。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动手解剖果实,结合视频观察,直观认识果实内部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通过探讨凤仙花种子的作用,深化学生对植物繁衍策略的理解。 (三)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 1.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观察更多的植物果实。 2.师生共同观看观察视频《观察更多的植物果实》。 3.学生分享这些果实的异同。 教师小结: 不同点是有的果实有果肉,叫肉果,有点没有果肉,叫干果;它们大小、颜色、形状也不同。相同点是它们都有果皮和种子。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观察它们的结构,会发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