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战国铜壶及纹饰展开图 从战国铜壶上的习射、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等场景,我们窥见了战国时代的风貌。这些画面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映射出战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六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标要求:知道战国七雄以及商鞅变法等, 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开启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春秋战国由来 前1046周武王建立周朝 前770—前476 东周 春秋 前475—前221 战国 西周 商 夏 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记述了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历史。 春秋:因与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年代相当而得名。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 前771年西周灭亡 前770—前221 前1046-前771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自主学习单 阅读课本P33—37,思考以下问题: (1)战国初年社会形势变化、战国七雄、战争特点及影响 (2)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影响 (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表现 (4)都江堰的修建时间、修建者、功能、影响 春秋后期形势图 战国初期形势图 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地图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①诸侯国数量减少; ②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权力进一步下移,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 ③边境大修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来袭。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统一趋势愈加明显 民族融合 一、战国七雄 1.背景: 一、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 三家大夫所瓜分 田氏代齐:齐国国君之 位被大夫田氏所夺取 性质: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 从政治斗争性质来看, 反映了哪一新兴阶级夺取政权? ③农具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开垦,实力进一步增强。 ②权力下移,分封制进一步瓦解,周王室统治完全崩溃。 身份: 说明: 原因: 均是卿大夫夺权 周王室统治完全崩溃分封制进一步被瓦解 背景:周王室统治完全崩溃,分封制进一步被瓦解 战国开始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姜齐 田齐 一、战国七雄 2.战国七雄概况: 一、战国七雄 诸侯国在春秋时期有140多个,战国初期减少到十几个,势力较强的有几个 它们史称什么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口诀:喊赵薇去演戏 记住战国七雄及其地理位置! 战国七雄 韩、赵、魏、楚、燕、齐,秦 一、战国七雄 3.战国时期的战争: 一、战国七雄 (1)概况: (2)著名战役: (3)特点: (4)性质: 战国时期,诸侯们放弃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公开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拓展疆域,凭借强大的军力进行战争。 目的 桂陵之战 交战国家: 典故: 结果: 魏、赵、齐(庞涓.孙膑) 围魏救赵 赵国得救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 交战国家: 典故: 结果: 秦、赵(白起 赵括)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马陵之战 交战国家: 典故: 结果: 魏、齐(庞涓 孙膑)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时期 战役 参战兵力 时间 交战区域 典故 春秋 城濮之战 楚军约4万 晋军约3万 一天 城濮 战国 齐军约8万 魏军约8万 一年 邯郸、桂陵 齐军约10万 魏军约10万 今郯城、莘县、大名、鄄城、范县、濮县等 秦军约60万 赵军约45万 三年 长平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围魏救赵 减灶计 纸上谈兵 ③持续时间长 ④交战区域广 ①战争规模大 ②参战兵力多 材料: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 ⑤战争残酷性 一、战国七雄 3.战国时期的战争: 一、战国七雄 (3)特点: 一、战国七雄 3.战国时期的战争: 一、战国七雄 (1)概况: (3)特点: (4)性质: 战国时期,诸侯们放弃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公开提出自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