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4356

大象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做一个小水车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58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大象,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
  • cover
大象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1 做一个小水车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的“做一个小水车”这一课题,紧扣低年级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制作小水车,将科学知识与手工实践巧妙融合,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感知水流力量、轮子转动等基础科学概念,同时了解简单工具的使用,为后续深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搭建启蒙阶梯,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观察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水流具有能量,可使物体(小水车)运动。 科学思维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小水车在不同水流条件下的转动情况,培养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学会运用给定材料制作简单小水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态度责任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制作的兴趣,培养认真、耐心完成任务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小水车的基本方法,理解水流推动小水车转动的原理。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水流大小、方向与小水车转动状态的关系,并进行简单归纳总结。 五、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先展示小水车成品激发兴趣;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在动手制作、实验中亲身体验;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交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升课堂参与度。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类型小水车成品若干、制作小水车的材料包(塑料片、竹签、易拉罐、剪刀、胶水等)、盛水容器、水龙头或小水瓢、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本、笔。 七、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教师提前在教室前方的桌子上摆放几个精致的小水车成品,有木质的、塑料的,形态各异。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神奇的小玩意儿,大家快来看看,它们像什么呀?”鼓励学生举手发言描述小水车的外观。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呈现新奇有趣的小水车,瞬间抓住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表达欲,为后续教学营造活跃氛围。 教师接着提问:“那你们猜猜这些小水车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让学生大胆猜测,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管学生回答是否准确,教师都给予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基于观察进行猜想的科学思维起点,增强自信心,使其更积极投入课堂。 (二)认识小水车结构 教师拿起一个小水车,向全体学生展示,并用手指着各部分,清晰地介绍:“同学们,看仔细啦,这小水车呀,有像小扇子一样的叶片,它们可是接收能量的重要部分;中间还有根小棍,就像它的脊梁,让叶片稳稳地固定住,能转动起来;下面还有个支架,让小水车能站得直直的。大家再仔细看看,和同桌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些部分。”随后让同桌间互相交流,加深对小水车结构的印象。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详细且生动的讲解结合同桌交流,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小水车结构,为后续制作环节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与交流能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水车结构分解图,再次强化各部分名称,随机点学生回答各部分名称,及时巩固知识。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直观优势,进一步加深学生记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让知识掌握更扎实。 (三)探究小水车转动的秘密 教师将一个小水车放置在盛水容器旁,慢慢打开水龙头,让细细水流冲击小水车叶片,小水车缓缓转动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睁大眼睛看,发生了什么?小水车为什么会转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及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水流使小水车转动,直观感受科学现象,引发思考,开启探究之旅,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的习惯。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是不是水流越大,小水车转得越快呢?如果水流从不同方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