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4998

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期末检测试卷二(课件 练习,2份打包)

日期:2025-05-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32070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期末,2份,练习,课件,试卷,检测
    期末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4·山东菏泽期中)江苏省近岸海水污染严重。结合“江苏省沿海污染情况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江苏省沿海污染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②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③污染物主要来自海洋运输船舶 ④污染物主要来自当地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治理江苏省沿海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 ②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③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 ④禁止水产养殖,保护海洋生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作为生态屏障的敦煌市万亩胡杨林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胡杨林出现了大面积枯死,严重威胁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据此完成3~4题。 3.胡杨林老化、枯死对敦煌地区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 A.酸雨危害加重 B.水土流失频发 C.风沙灾害加剧 D.雾霾天气增多 4.为应对胡杨林老化、枯死问题,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限制经济发展,降低工农业产值 ②统筹安排流域用水量,提高节水技术 ③适度发展木材加工,允许大量砍伐 ④退耕还草还林,注重人工繁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贵州贵阳期末)近年来,我国对国际食物进口依赖风险不断变化。下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5种食物的对外依赖率。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5种食物的对外依赖率(  ) A.2013年小麦最高 B.2020年酒最低 C.牛奶高于牛肉 D.大麦始终最高 6.为减小食物进口依赖风险,可采取的开源措施是(  ) ①拓宽食物进口渠道 ②增强食物自给能力 ③提高食物的利用率 ④提倡节约食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月考)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曾逐年提升,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随着经济的增长,2021年我国实现了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的降低,恢复了战略原油储备的储存。下图示意2016~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及增长率。据此完成7~9题。 7.2016~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降 B.波动上升 C.有增有降 D.持续下降 8.2020~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增长率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消费需求下降 B.国际油价上涨 C.国际形势变化 D.产业结构调整 9.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数量的变化,最可能催生出的新产业是(  ) A.物联网 B.新材料 C.新能源 D.人工智能 (2024·安徽合肥期末)“绿电”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下图为“德国2022年某月19日06:00~21:45绿电生产结构和电力消费图”,这日天气晴好。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日,德国绿电生产以(  ) A.风电、光伏发电为主 B.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C.水电、光伏发电为主 D.水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11.德国持续、大力推广绿电,可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 A.减少碳排放 B.减小电网波动 C.降低能源需求 D.减少能源进口 (2024·山西太原月考)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12.2020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 A.东北地区全部是高强度排放 B.中部地区没有高强度排放 C.南北方向变化大于东西方向变化 D.南方各省区低于北方各省区 13.影响北京市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低的因素是(  ) ①能源消费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