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自身、其他生物及生物圈的意义。(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通过实验、播放视频,探究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培养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科学思维、探究实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原料; 概括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原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淀粉是一种贮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 小麦和水稻等植物的种子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学生结合情境回答问题。 通过链接生活,强化学习。 【提问】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合成淀粉等有机物,还会生成其他物质吗 【点题】植物的光合作用。 环节二 新知探究: 光合作用的产物 【实验】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 步骤: 1、取适量的金鱼藻放在盛满自来水的烧杯中,用一只短颈漏斗反扣住在水中的金鱼藻,再在漏斗上反扣一只装满清水的试管。将这一装置移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2、待试管内液面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3、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地插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结合问题思考交流、归纳总结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培养探究实践、交流讨论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展示】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实验视频。 【提问】1.将带细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发生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总结】1.细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产生。 2.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氧气能够助燃)。 【提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去路? 【总结】1.地球上的动物、植物等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步骤:1、将一盆植物放置在黑暗处48h,摘取其中一片叶,通过滴加碘液鉴定淀粉的方法,证明叶片中已经不含淀粉。 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的叶片a和叶片b;将叶片a放入盛有少量清水的大锥形瓶A中,叶片b放入盛有少量氢氧化钾的大锥形瓶B中,锥形瓶口都用切开的木塞和棉花密封瓶口。 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h。 采用滴加碘液鉴定淀粉的方法对上面的叶片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是叶片a呈现蓝色,叶片b则呈现黄白色。 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结合问题思考交流、归纳总结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培养探究实践、交流讨论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提问】该实验结果能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为什么? 【总结】叶片b的锥形瓶中放入了少量的氢氧化钾,瓶中的二氧化碳都被氢氧化钾吸收了,导致叶片b最后用碘液鉴定没有产生淀粉,而叶片a却产生了淀粉,充分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 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24h,选择其中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h,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而A区可以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什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 环节三 新知探究: 植物的光合作用 【提问】为什么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展示】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思考根据图片分析总结的能力。 【总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提问】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学生各抒己见,表达和交流。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