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0620

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259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
  • cover
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故事导入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出示小毛驴过河的图片,讲述小毛驴驮着食盐过河的故事 提问:小毛驴过河之后觉得身上轻了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学生猜测) 总结:食盐溶解在水里面了,引出溶解的概念 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故事导入的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新课题 过渡: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吧! 新课讲授 (一)探索一:说一说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材料准备:1小份食盐,一小份小苏打,一小份食用碱,一小份味精,装有水的烧杯1个,玻璃棒1根] 出示味精,提问:把它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预设:消失了,不见了,溶解了。)老师将味精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 教师总结:味精能溶解在水中。 出示小苏打,提问:小苏打能溶解在水中吗?(预设学生答案)同样让我们用事实说话,老师请一名小助手上来试一试,将小苏打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 教师总结:小苏打能溶解在水中。 出示食用碱,提问:食用碱能溶解在水中吗?(预设学生答案)同样让我们用事实说话,老师请一名小助手上来试一试,食用碱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 教师总结:食用碱能溶解在水中。 演示法可以让学生直观看到物质的溶解,引发学生思考。 过渡: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 老师展示6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是红糖、奶粉、冰糖、鸡精、沙子、花生油 提问:这些物质中哪些能够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溶解在水中?(学生举手发言) 探索一小结: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食盐、味精、小苏打、食用碱……,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花生油、沙子…… 过渡:那么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让我们以食盐和小苏打为例接着探索吧!看看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呢? (三)探索二: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 出示小组讨论的提示:对比实验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完全溶解?(学生小组交流2分钟,讨论实验方法和注意点,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关键词。 预设①:水量相同,水温相同;每次都充分搅拌(演示搅拌的正确以及错误方式,加深学生对搅拌规范操作的印象);食盐和小苏打每次加入的量要相同,并且要等前面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 预设②杯底没有剩余的物质说明已经完全溶解了,当充分搅拌后,杯底还有剩余物质说明已经不能溶解了,停止实验并记录。 过渡:老师看大家都跃跃欲试了,让我们动手操作一下吧! 展示实验步骤,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提醒实验注意事项:搅拌的操作规范———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到烧杯的底和壁,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食盐、第三份食盐,要将食盐溶解的份数及时记录下来,如何判断食盐是否完全溶解等。 提醒学生注意小组内分工合作:一名同学为记录员负责及时记录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