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区域发展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课标解读】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分析生态脆弱区的含义、综合治理的措施。 2.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区域图,认识生态脆弱区区域位置、地理要素特征。 3.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类对地理环境作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4.地理实践力::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我国某一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环境特征、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以西北荒漠化地区为例,掌握荒漠化的危害和具体防治措施。(重难点) 2.结合实例,分析荒漠化扩张的主要原因。(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诗经》记载,西周时期库布其草原上出现了朔方古城。目前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新中国成立初期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泥沙进入黄河1.6亿吨。从1988年开始库布其沙漠实施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采用“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实现了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共赢。这种“库布其模式”获得了联合国肯定。沙棘喜光,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高温,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沙棘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沙棘叶富含蛋白质。分析库布其沙漠的形成原因。 【自主学习】 一、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及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2.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防治措施 (1)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 (3)生物措施: a 封沙育草,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 b 营造防护林,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 建设人工草场; d 人工补种固沙植被(沙枣,灌木,怪柳) (4)工程措施: a 沙障固沙(草方格沙障、石方格沙障: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防止铁路或农田被风沙 侵袭和掩埋;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b 建设阻沙工程———高立式挡风墙 (5)管理措施: a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b 加强规划管理,依法监管生态环境 【思考交流】 探究一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 《诗经》记载,西周时期库布其草原上出现了朔方古城。目前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新中国成立初期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泥沙进入黄河1.6亿吨。从1988年开始库布其沙漠实施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采用“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实现了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共赢。这种“库布其模式”获得了联合国肯定。沙棘喜光,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高温,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沙棘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沙棘叶富含蛋白质。下图示意库布其沙漠位置及区域降水分布。 1.分析库布其沙漠的形成原因。(综合思维) 提示:库布其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气候干旱;靠近我国冬季风发源地,冬春季节风力强劲;临近阴山洪积扇,靠近黄河,松散物多,沙源丰富;人口增长,人类活动不当,植被破坏严重。 2.说明库布其沙漠对黄河的影响。(区域认知) 提示:风力和流水作用将泥沙搬运、携带进入黄河;该河段流经河套平原地区,水流比较平稳,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道。 3.分析沙棘成为库布其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地理实践力) 提示:根据材料可知,沙棘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