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3553

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讲义 第35讲 人类生存的地球(学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8次 大小:28456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科学,中考,一轮,讲义,人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部分 物质科学 第35讲 人类生存的地球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考点二 地壳运动 考点三 板块学说 考点四 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考点五 水体的分类 考点六 水循环 考点七 水资源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 地球内部的结构 题型二 地壳运动的形式 题型三 板块运动 题型四 水循环 05分层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考查频次 命题预测 人类生存的地球 1、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了解化石的形成及科学价值; 2、知道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 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知道地壳运动是形成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说明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特点。 4、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和平原等主要地形。 24年考查3分 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等,以图片、表格等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 2.地球仪和地图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②纬度的划分;③地图的类型。④地图的三要素等,命题时多在填空题中出现. 3.组成地壳的岩石命题点有:a.岩石的类型;b.类型的形成方式;c.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的d.岩石的应用等.以图片、表格等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 4.地壳运动与地质灾害的命题点有:①地球板块②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③泥石流等;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 考点一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所以地球仪制成了正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 2、有些什么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呢? (1)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注意: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2)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 (3)轮船的远去和返回。(4)麦哲伦环球航行。(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等 3、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最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核最厚, 4、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地核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液 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2022 婺城区模拟)2021年2月13日晚发生的福岛县近海的地震,让福岛再一次引发全球关注。据称,该地震正是10年前日本“311大地震”的余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B.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C.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日本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故地震频繁 【解答】解: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故选:A。 考点二 地壳运动 1.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火山和地震。 2.火山是地球内部灼热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 3.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预防要做到早预报、早预防,合理逃生。遇震时一定要镇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或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或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4.地震、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