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素养教案 第5课 和大家在一起 本课内容分析 “和大家在一起”作为本单元“我们一起长大”的起始课,是关于同伴交往的内容,这一内容贯穿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学段之中。一年级上册设置了“拉拉手,交朋友”一课,重点是适应新生活,结交新朋友。本册设置的“ 和大家在一起”一课,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会与同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并学习群体交友的基本行为方式。本课教学的核心主题是:乐群。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互动游戏体验,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感触,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大家在一起会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本课共有三个话题,分别是“在一起真好”“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和“友好相处有办法”。 “在一起真好”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由“‘在一起真好’故事会”分享说起,引导学生回忆起和同伴相处时的快乐时光,感知群体生活的乐趣。同学们在一起游戏、比赛、参加表演……这些群体生活的经历都会让学生有愉悦感,所以他们回忆起群体生活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心的快乐。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则侧重从如何融入一个群体说起,引发学生思考“要想和大家一起玩,你会怎么做”。在一个学期的校园生活中,班级中会出现不太稳定的小群体,有的同学非常活跃,在几个小群体中都会有他,但是也有学生只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不容易融入其他群体。在班级内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小群体不接受新成员,或者排斥其他同学的现象,所以在一年级就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乐群意识的培育与习惯的引导。为了避免出现有的学生被排斥或者被欺负的现象,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就很有必要。一年级的学生社会化发展程度还不高,在与人交往时容易表现出霸道、自私、胆怯、不懂礼貌、不讲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着同伴关系,也影响着自身的成长。 “友好相处有办法”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展示了学生在与同伴相处时处理分歧的不同方式。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社会化程度较低,一旦与同伴交往出现困难,学生就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正面引导。本话题下,一是鼓励学生用文明语言和行为与同伴相处;二是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友好交友的小技巧,与人友好相处的好办法等,例如遵守游戏规则,懂得谦让他人,尊重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等。久而久之,学生在实践中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乐群的意识。 教学活动准备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讲故事、举例子的方式知道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习惯在群体生活中会受到同伴的欢迎。 2.通过事例分析、角色扮演、观察交流等方式,分辨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在同伴间受欢迎,树立文明有礼的意识,懂得在交往中尊重、理解他人。 3.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体验、交流分享等方式,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在真诚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感受结交朋友的乐趣与美好。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激发学生乐群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的乐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2.难点:在单元任务的驱动下,初步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学会与小伙伴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能够正确处理与小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情境创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第二单元的内容啦!快来找一找,我们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预设:我们一起长大。 2.提问:“我们”指的是谁?为什么要“一起长大”? 3.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预设1:“我们”指的应该是我和同学们。 预设2:“我们”每天在一起学习、游戏,所以叫一起长大。 预设3:“我们”指的是我和所有的人,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在长大啊。 4.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指的是我和所有的同学,我们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