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1 【基础测评】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 B.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就是 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 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 2.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3分)( ) A.浴乎沂,风乎舞雩 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 D.毋吾以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由也为之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王坐于堂上 C.而刀刃者无厚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D.可得闻与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4.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牛何之 ②莫之能御也 ③反而求之 ④舆薪之不见 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⑥然后驱而之善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⑥/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B.为长者折枝 C.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D.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及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加之以师旅 ③技盖至此乎 ④依乎天理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浴乎沂,风乎舞雩 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C.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良庖岁更刀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虽然,每至于族 10.下列文言句式,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3分)( ) A.不吾知也 B.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C.将以衅钟 D.视为止,行为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 (3)《齐桓晋文之事》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希望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 (4)《庖丁解牛》中能代表庖丁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22分) 材料一: 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马,轻任新节,欲走不得,故致千里。善用其民者亦然。民日夜祈用而不可得苟得为上用民之走之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其谁能当之?《周书》曰:“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雠(‘雠’同‘仇’)也。”有雠而众,不若无有。今世之人主,多欲众之,而不知善,此多其雠也。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曰:“善。”以为造父不过也,使之钩百而返。颜阖入见,庄公曰:“子遇东野稷乎?”对曰:“然,臣遇之。其马必败。”庄公曰:“将何败?”少顷,东野之马败而至。庄公召颜阖而问之曰:“子何以知其败也?”颜阖对曰:“夫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造父之御,无以过焉。乡臣遇之,犹求其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