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2596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295107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货币,15课,使用,世界,体系,形成
  • cover
(课件网) 英镑 加拿大元 美元 澳大利亚元 俄罗斯卢布 新加坡元 泰国铢 韩国圆 欧元 印度卢比 新西兰元 卡塔尔里亚尔 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既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又是反映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品。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综合反应。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 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阐述中国货币演进的历史脉络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货币演进的基本特征,理解商品经济发展是货币演进的动力;分析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辨证评价二战后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史料实证:运用相关史料和基本史实,分析中国货币不同时期演变的原因、意义,中国货币演进的趋势。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时空坐标: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生产力发展与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产生原因: 什么是货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类进入农耕时代,所能生产出的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这个时候,人们很难去衡量到底一只羊能换多少兜水果,几只羊才能换来一头牛......这样一来,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双方都能接受其价值的物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牛羊、贝壳、宝石、盐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进行交易。 ———宏皓:《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 【概念阐释】 货币: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货币的演变 1.先秦时期: 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海贝 ①夏朝: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山西保德县出土的商代铜铸币 ②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③春秋战国时期: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布币 刀币 圜钱 蚁鼻钱 思考:这一时期货币发展有何趋势?原因是什么? 趋势: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金属货币)演进 原因:①生产力发展,商品交换的频繁 ②冶铜技术的发展 可能是最早的货币 材料:与财富、商业有关的汉字,许多都以“贝”为偏旁,间接反映了上古时期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事实。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货币的演变 统一币制,以黄金为上币;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秦半两钱)为下币。 2.秦朝: 趋势: 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进(由杂乱形制向统一形制演变) 影响:①有利于商品交换、赋税征收,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 ③圆形方孔奠定我国古代货币两千多年统一形制的基础。 材料:由于币制的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 秦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战国时期,货币多样化的原因是什么?秦朝是如何改革币制的?有什么影响?反映了货币怎样的演变趋势? 原因:诸侯割据分裂,币制不统一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货币的演变 材料: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于是悉令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五铢钱轻重合宜,自汉至隋七百余年,基本上行用不废。 3.西汉: “五铢”铜钱 汉武帝如何进行货币改革?有什么意义?汉朝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汉武帝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