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3151

微技法18 什么样的描写感其境(景物描写)-【好作文什么样】写好作文的20个微技法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564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什么样,描写,作文,技法,写好,景物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好作文 什么样 ———写好作文的20个微技法 ( 好作文什么样 ). 18.什么样的描写感其境 ———-景物描写 微技法 景物描写就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如何把景物写生动写活? 1.立足一点,多角度观察 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科仰视、俯视,也可近观、远观;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做细致描写。而景物特征必须依靠细心观察,才能“眼处心生句自神”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样,观景的角度各有变化,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各不相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2.移步换景,景随镜换 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例如《社戏》写“我”得到家长的同意之后,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展现。写返程时所见景物,有清晰之景,有虚幻之景,有远景,有近景……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各不相同,各呈异彩,细读之后会生出无穷的美感。 调动感官,全面描写 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调动多种感官去体味,让景物呈现出丰富瑰丽的声、色、味、态;注意动态、静态的调和,实景、虚景的互补等,多角度地描写景物。例如《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作者写春风的柔和,先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温暖、柔和,又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传味的特点,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风传声的特点。作者从多个角度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写得栩栩如生。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枝一叶总关情”,强调的就是以情带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把主观情感投射到景物中,写出特点定心境下看到的景色,凡是动了真情,就会有不寻常的发现。比如《济南的冬天》,老舍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抒情达意。 抓住特点,巧用修辞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景物的特点,结合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虚实相应。巧借动词、修饰词,锤字炼词,把景物写生动写活。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例如朱自清的《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作者抓住南方的春雨的特点———连绵,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勾勒出了一幅南方春雨图,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 例如《安塞腰鼓》:“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