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1.笔算加法 第2课时 笔算加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探索、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操作直观学具,感受“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满十进一”的过程,感悟数与运算之间的联系,体会二者的一致性。 3.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概括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升总结归纳能力和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算理。 难点:感悟数与运算之间的联系,体会二者的一致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这是上节课我们提出的数学问题。第1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第2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材第58页例2】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师:要求这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呢? 预设:35+37。 (2)自主探究,分享交流口算方法。 师: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学生动手摆一摆,写一写,然后举手汇报:5个一加7个一是12个一,12个一可以看成是1个十和2个一组成;3个十加3个十就是6个十,再加上“新”的1个十,就是7个十,7个十与单独的2个一合起来就是72。口算时,先算5+7=12,再算30+30=60,最后算60+12=72。 师: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如果学生有疑问,教师要及时讲解、疏导。) (3)学习笔算方法。 师:这个过程也可以用竖式表示,大家试着写一写吧!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观察。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竖式过程? 学生上台展示并结合口算过程进行讲解:相同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的5加7,结果是12,写在横线的下面,要注意“1”写在十位上,“2”写在个位上;再算十位上的3加3,其实也就是30加30,结果是60,要注意“6”写在十位上,“0”写在个位上;最后算12加60,结果是72。 师:有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吗? 预设: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5加7得12,向十位进1,这个“1”写在37的“3”的右下角,要写小一点,并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写“2”;十位上3加3得6,再加上进位的“1”,就是7,这里的7表示7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7,最后得数就是72。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这种方法,教师直接介绍并利用课件演示竖式过程。) 师:刚才我们都是从个位算起的,想一想,如果先从十位算起,会遇到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并计算,然后举手汇报遇到的问题: 预设1: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已经计算了,这时还要再算一遍。 预设2:这种很容易漏算,会导致结果出错。 师:说得非常好,列竖式计算时,从个位算起更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2.迁移类推,加深理解。 【教材第59页“试一试”】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吗?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提问:第一道题中,6加4得10,该怎样写?第二道题中,9应该与几对齐,为什么?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完成竖式计算,然后举手汇报过程: 3.归纳一般方法。 师:结合这些竖式计算过程讨论一下,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交流,概括出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快乐应用 1.完成教材第59页“做一做”第1题的部分题。 2.完成教材第59页“做一做”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笔算加法(2)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1.笔算加法 第1课时 笔算加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以及第59页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观察现实背景,发现并提出与之有关的加法数学问题,培养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借助直观学具,迁移100以内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