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2.笔算减法 第1课时 笔算减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63页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借助直观学具,探索、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发展初步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2.在动手操作、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能主动迁移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初步的推理意识。 3.能结合拆小棒的过程,清晰地表述竖式计算过程,发展用数学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大巴车过来了,一年级的小朋友马上要坐车去国家博物馆了。但他们在安排座位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探究新知 【教材第62页例1】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师:一(1)班同学上车后,这辆车还可以再坐多少人呢?你是怎样想的?又该怎样列式呢? 预设:一(1)班有35人就需要35个座位,而这辆车最多可坐52名乘客,要求“还可以再坐多少人”,就是用可以坐的座位数减去一(1)班同学要坐的座位数,也就是52-35。 2.探究52-35的笔算方法。 师:你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吗? 学生尝试口算,发现不能直接算出。 师:请你们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试着列竖式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并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用小棒操作的? 预设:2根减5根不够,拿出1捆打开变成10根,与这2根合起来是12根,用这12根减5根还剩7根;原来的5捆变成了4捆,从这4捆里减去3捆,还剩1捆;这剩下的1捆与刚才剩下的7根合起来就是17。 师: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的竖式没有写完,现在我们结合摆小棒的过程一起来完成竖式计算。 师: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2减5不够减,怎么办? 预设:摆小棒的时候,我们是从5捆小棒里拿出1捆拆开变成了10根,这10根和2根合起来去减的5,所以当2减5不够减时,我们也可以从十位退1。 师:十位退1是多少?接下来是用多少减5呢? 预设:十位退1是10,10加2得12,用12减5得7,7要写在个位上。 师:现在十位上的数变成了多少? 预设:5个十退了1个十给个位,就还剩4个十。 师:接下来你们会算了吗? 预设:4减3得1,1要写在十位上,最后结果是17。 在学生理解了算理后,教师利用课件呈现简洁的竖式计算过程。 师:刚才我们是从个位算起的,想一想,从十位算起方便吗? 学生思考并尝试从十位算起,发现:从个位算起更加方便,而且答案不容易错。 三、快乐应用 1.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2. 47-32= 63-27= 85-29=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笔算减法(1)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2.笔算减法 第2课时 笔算减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63页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理解100以内其他特殊类型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探究过程中感受知识的迁移,进一步发展推理意识。 3.在讨论、交流中,概括出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培养归纳意识,提升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归纳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提升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列竖式算一算,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举手汇报。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材第62页例2】 师:这道题与前面的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这里的被减数是整十数。 师:那这种题你会计算吗?列竖式算一算,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并与同伴交流计算过程。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过程? 学生举手上台展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