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月 球 第2课 第一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苏教版)四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 科学思维:运用阅读、实验、观察,描述月球表面概况,推测环形山成因。 探究实践:能持续观察月相,会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态度责任:意识到人类对宇宙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新知导入 02 夜晚站在地球上看月球,月球上有什么 新知导入 02 观看视频,月球上的地形显著标志有哪些? 新知导入 02 低洼的平原 月海(黑色板块) 环形山(月坑) 新知导入 02 400 多年前,谁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 新知导入 02 关于环形山的成因有哪几种解释? 火山喷发 流星体撞击 新知导入 02 因为从人类有史以来,月球上就没有新的火山喷发的痕迹。因此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结合观测证据提出了新的观点: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体撞击形成的。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环形山,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上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多达33000多个。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活动1: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细沙和托盘 石子 实验材料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演示实验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实验操作 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 厘米厚的细沙。 ②从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 ③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实验现象 大石子砸成大的、深的的坑 小石子砸成小的、浅的的坑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细沙、石子、坑和不同的高度落下分别模拟什么? 细沙——— 石子——— 坑——— 不同的高度落下——— 月球表面 陨星 环形山 陨星撞击月面的速度不同 环形山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体撞击形成的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观看视频,环形山阴影的变化时大时小,与什么有关? 活动2:观察“环形山”阴影的变化 与太阳照射有关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用手电筒光模拟太阳,分别直射、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阴影有什么变化? ①阳光直射时,环形山没有影子; ②阳光斜射时,环形山有影子。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观察月球环形山最好的日期不是在满月,而是在每月的7—9 日和22—24 日, 这时太阳光斜射月面,环形山最为明显。 根据实验,观察环形山的最佳日期是满月的时候吗?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活动3: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运行,这就是月球的公转。 月球在公转过程中,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叫月相。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实验材料 台灯(模拟太阳) 排球(模拟月球) 人(模拟地球)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实验步骤 ①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 ②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 ③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 ④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 活动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 探究新知 03 实验演示 月相不断变化 活动2:月球的概况 探究新知 03 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它还是迄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阅读教材,月球有哪些特点? 活动2:月球的概况 探究新知 03 ①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②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