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 第1课时 椭圆的标准方程 [学习目标]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 一、椭圆的定义 问题1 取一条定长的细线,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点,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动点)画出的轨迹是一个圆.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中的两点F1,F2,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在这一过程中,移动的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 知识梳理 如果F1,F2是平面内的两个_____,a是一个常数,且2a_____|F1F2|,则平面内满足_____的动点P的轨迹称为椭圆,其中,两个定点F1,F2称为椭圆的_____,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F1F2|称为椭圆的_____. 例1 点P(-3,0)是圆C:x2+y2-6x-55=0内一定点,动圆M与已知圆相内切且过点P,判断圆心M的轨迹. 反思感悟 定义中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不含变量)常数(2a)必须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否则轨迹不是椭圆,这是判断曲线是否为椭圆的限制条件. 跟踪训练1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_____.(将所有真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①已知定点F1(-1,0),F2(1,0),则满足|PF1|+|PF2|=的点P的轨迹为椭圆; ②已知定点F1(-2,0),F2(2,0),则满足|PF1|+|PF2|=4的点P的轨迹为线段; ③到定点F1(-3,0),F2(3,0)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为椭圆. (2)如图所示,A是圆O内一定点,B是圆周上一个动点,AB的垂直平分线CD与OB交于点E,则点E的轨迹是( ) A.圆 B.椭圆 C.线段 D.射线 二、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问题2 观察椭圆的形状,你认为怎样建立坐标系才能使所得的椭圆方程形式简单?请建系并求方程. 问题3 如图,如果焦点F1,F2在y轴上,且F1,F2的坐标分别是(0,-c),(0,c),a,b的意义同上,那么椭圆的方程是什么? 知识梳理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图形 焦点坐标 焦距 a,b,c的关系 a>b>0,a>c>0,a2=_____ 三、求简单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2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y轴上,且经过两个点(0,2)和(1,0); (2)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0,-2),(0,2),并且椭圆经过点; (3)经过点P,Q. 反思感悟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首先要进行“定位”,即确定焦点的位置,其次是进行“定量”,即确定a2,b2的具体数值,常根据条件列方程(组)求解. (2)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可以写成统一形式mx2+ny2=1(m>0,n>0,m≠n). 跟踪训练2 (1)已知椭圆+=1(a>b>0)的右焦点为F(3,0),点(0,-3)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方程为( ) A.+=1 B.+=1 C.+=1 D.+=1 (2)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0,-4)和(0,4),且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0,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 1.知识清单: (1)椭圆的定义. (2)椭圆的标准方程. (3)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应用. 2.方法归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3.常见误区: (1)椭圆定义中2a>|F1F2|易忽视. (2)易忽视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情况. (3)易忽视条件中椭圆定义的使用. 1.设F1,F2为定点,|F1F2|=6,动点M满足|MF1|+|MF2|=6,则动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直线 C.圆 D.线段 2.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且其图象经过点(-4,0),焦距为6,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3.若方程x2+ky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2) C.(1,+∞) D.(0,1) 4.动点P(x,y)的坐标满足+=8,则点P的轨迹为_____. 第1课时 椭圆的标准方程 问题1 椭圆,笔尖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知识梳理 定点 > |PF1|+|PF2|=2a 焦点 焦距 例1 解 方程x2+y2-6x-55=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