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4179

【核心素养】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件 教案 素材

日期:2025-05-0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3次 大小:710933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核心,素养,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1课时,中国人民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x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的第1课时,主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胜利,感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认知能力,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因此,本课将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图片资料和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成立重要意义的理解。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法治观念: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通过历史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激发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热情。 教学重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及成果。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和人民生活的深远影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相关历史文献复印件或打印资料 课堂练习题目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回顾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热烈氛围。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教师活动:介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背景、参会人员、会议内容及成果,强调毛泽东的开幕词和会议确定的重要事项。 学生活动:聆听讲述,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 国旗、国歌、国徽的象征意义 教师活动:展示国旗、国歌、国徽的图片,介绍它们的设计过程和象征意义。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国旗、国歌、国徽背后的故事和它们所代表的国家精神。 3. 开国大典的盛况 教师活动: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毛泽东主席的庄严宣告。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受开国大典的热烈氛围和中国人民的自豪之情。 4.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的变化 教师活动:展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人民生活的变化。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并交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的变化。 5. 西藏和平解放 教师活动:讲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强调西藏人民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学生活动:聆听讲述,思考西藏和平解放对西藏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理解新中国成立的筹备工作。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国旗、国歌、国徽象征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加深对新中国成立重要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察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学生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理解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设计3道单项选择题和2道判断题,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