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学习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 分享学习资源———从春晚看在线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价值 课时 1课时 年级 三年级 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 体验在线学习资源的丰富性:通过搜索、浏览与春晚相关的文化资源,感受网络资源的多样性。 2体验在线分享的便捷性和重要性:通过实践操作,学会使用在线平台分享资源,理解资源共享对知识传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线资源的搜索与筛选、平台分享的操作流程。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资源分享的社会价值。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 **视频激趣**:播放2025年春晚非遗节目《迎福》片段(打铁花、庆阳剪纸等),提问:“这些传统文化技艺是如何被更多人看到的?” 2. **引出主题**: - **教师引导**:“春晚的节目不仅好看,还藏着许多文化知识!如果我们想了解这些非遗技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取信息?”(预设答案:网络搜索、在线平台) -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通过在线平台,探索春晚中的文化资源,并学会分享它们。 1. **观看春晚视频**:集中观看2025春晚非遗节目《迎福》片段(如打铁花、剪纸表演)。 2. **互动讨论**: - 回答教师提问:“这些传统文化技艺是如何被更多人看到的?” - 举例说明自己通过网络了解过的传统文化(如“我在抖音看过剪纸教程”)。 设计意图: - **激发兴趣**:春晚作为学生熟悉的国民节目,快速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 **关联主题**:通过“非遗传播”引出“在线资源”的重要性,为后续搜索与分享做铺垫。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 浏览在线学习资源 1. **春晚资源分类**: - **非遗文化**:如打铁花、东明粮画(网页1提到其制作工艺)。 - **传统艺术**:舞蹈《我的祖国》(安庆市皖江高中表演案例)。 - **科技元素**:机器人舞蹈《秧BOT》的创新融合。 2. **操作演示**: - 教师示范使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输入关键词“2025春晚非遗节目”,筛选出权威网站(如央视网、教育资源平台)的图文或视频资源。 - **互动提问**:“如何判断资源是否可靠?”(提示:来源是否官方、信息是否完整)。 在线分享体验(15分钟)** 1. **任务发布**: - **分组任务**:每组选择一个春晚相关主题(如“剪纸艺术”“机器人舞蹈”),搜索并整理资源(视频链接、图片、文字介绍)。 - **分享要求**:使用班级学习平台(如钉钉群、腾讯文档)上传资源,并附上简短说明(如“庆阳剪纸的特点:粗犷豪放,体现黄土高原风情”)。 2. **学生操作**: -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操作规范(如不随意点击广告链接)。 - 鼓励学生标注资源来源,培养版权意识。 3. **成果展示**: - 每组派代表讲解分享的资源,其他学生通过平台查看并点赞。 - **教师点评**:“通过分享,我们不仅自己学到了知识,还能帮助他人快速获取信息!” 资源共享的意义(5分钟)** 1. **案例分析**: - 结合李子柒在春晚中推广非遗的案例(网页1),讨论“在线分享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 对比小品《小明一家》中家校沟通的失败(网页2),强调有效共享需注重表达方式。 2. **情感升华**: - **教师总结**:“就像春晚将文化传递给亿万观众一样,我们也能通过分享资源,成为知识的传播者!” 1. **分类讨论**: - 根据教师提供的春晚节目单(非遗、科技、艺术三类),小组讨论“哪些节目可能找到在线学习资源”(如《秧BOT》机器人舞蹈可搜索科技原理)。 2. **模拟操作**: - 跟随教师示范,尝试在平板/电脑上输入关键词“2025春晚+节目名称”,观察搜索结果。 - 通过对比“央视网”和普通博客内容,投票选出更可靠的资源并说明理由。 1. **小组合作**: - **任务分工**:1人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