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6094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6395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琵琶行(并序),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 8 《琵琶行并序》 食 第 三 单 元 吊白居易 唐宣宗 ·李忱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叫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每日积累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 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 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 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 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 以讽喻诗为 主 。 从入仕到贬江 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代表作品: 《卖炭 州司马以前 翁》 后期 自贬江州司马 到死 “独善其身”的时期,糅合儒 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 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 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 为主。 感伤诗: 《长恨歌》 《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 原草送别》 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6月3日,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遣 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求朝廷缉捕凶犯, 以雪国耻。没想到却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夫,已经 离开了谏官的位置。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并诬称白居易写过“新井”和“赏 花”的诗,不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的,大逆不道。其中真实的原因是,白 居易在前此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 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像《卖炭翁》等,得罪了很多权贵。这一次政治打击在白居 易的一生中是最为沉重的。从此,他虽然也不失关心国计民生的赤子之心,但干预 政治的热情却大大减退。 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和年间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这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 唐王朝正走向衰落。 一方面,藩镇割据,宦官擅权,赋税繁重,贫富悬殊,蕃族侵扰, 战祸频仍,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中一部分有识 之士,对现实的弊病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他们希望通过改良政治,缓和社会矛盾,使得 唐王朝中兴。 这种情况反映在当时的文坛和诗坛上,便分别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 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是“新题作新诗咏时 事”,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喻作用, 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内容,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弊病;不以入乐与否作为衡量的标准, 要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统一,为内容服务,表达真切顺畅,让人容易接受。 文体知识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 立起来的。主要特点有: ①篇幅可短可长。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一百二十句,《琵琶行》则有八十八 句。 ②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 容充实而生动。 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 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④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 言的句子。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 文体知识 琵琶,弹拨乐器名。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