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2453

浙教版科学八下 2.3 原子的结构模型 同步讲义(含解析)

日期:2025-04-0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2次 大小:6766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科学,八下,原子,结构,模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2.3原子的结构模型 知识点一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其中。(葡萄干面包模型) (2)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那样。(行星绕太阳模型) (3)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居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3、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说,体积很小,但质量却很大,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氦原子的原子核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外有两个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知识点二 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1、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打碎核的方法是研究微观粒子结构的一种方法。 2、原子核是由两种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一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就是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紧密相连构成的。 3、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如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即+8)。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4、由于原子呈电中性,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电性及电荷量可知: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5、原子内的结构 可以看出,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 注意:(1)原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如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2)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而无中子。 知识点三 带电的原子———离子 1、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 2、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硫酸铜和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3、离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转化 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知识点四 同位素———原子的“孪生兄弟” 1.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的总称。 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如汞元素有7种稳定的同位素。 3.同位素原子的两种表示方法 (1)常用原子符号(X)表示,其中X表示原子种类,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如氢有氕(H)、氘(H)、氚(H)三种同位素原子。 也可以用“原子名称(或符号)-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来表示。如氧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分别为A氧-16(O-16)、B氧-17(O-17)、C氧-18(O-18)。 4.同位素的应用 (1)质谱分析中,用稳定同位素原子作为示踪原子;(2)核潜艇利用铀的同位素裂变释放的能量作为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