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在线学习小能手 本课知识要点 1.太阳、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恒星与卫星的区别、自身发光发热情况、质量体积、表面活动、距离地球远近、自转公转等。 2.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空间关系,即太阳是恒星,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且围绕地球公转。 3.日晷的相关知识,如日晷是古代利用阳光下影子测定时刻的计时工具,其基本结构以及太阳光照与影子的变化规律。 4.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工具进行知识学习、资料整理(制作知识卡片)、协作绘图(维恩图、空间关系图、原理图)、模拟实验(制作简易日晷研究原理)以及学习成果分享的方法和流程。 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线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主动利用在线平台获取有关天体和日晷的知识,增强对信息获取渠道的敏感度;学会筛选、整合不同类型的在线学习资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提高信息辨别和选择能力,明确不同资源在学习中的价值。 2.计算思维:通过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特征、分析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空间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能力,学会将复杂的天体知识结构化;在绘制维恩图、空间关系图和原理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化表达的逻辑,提升运用图形展示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算法思维。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掌握运用在线工具(在线文档、在线绘图工具等)进行学习、协作和创作的技能,如利用在线文档整理知识卡片,用在线绘图工具绘制各类图形,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模拟实验和数字作品创作中,探索创新的方法和表现形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数字化手段更好地理解和展示知识。 4.信息社会责任:在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成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分享学习收获,引导学生积极传播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传播的责任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重难点 1.重点:太阳、月球的特征以及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空间关系;日晷的原理及太阳光照与影子的变化规律;运用在线学习工具进行学习、协作和分享的流程与方法。 2.难点:理解并绘制维恩图、空间关系图和原理图,用图形准确表达天体特征、空间关系和影子变化规律等抽象知识;在在线协作过程中,有效沟通、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提高协作效率。 学情分析 学生对宇宙天体和古代计时工具可能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相关知识储备有限,对天体的科学认知不够系统。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在线搜索和文档操作,但在运用在线工具进行复杂的协作学习和数字作品创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练习。此外,学生在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协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或沟通能力不足。 学习准备 1.多媒体教室,确保网络畅通,计算机安装有常用的在线学习工具或具备访问相关在线平台的条件。 2.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太阳、月球、日晷的补充资料,用于课堂上的知识拓展和疑难解答。 3.为学生准备打印日晷晷面的纸张、剪刀等制作简易日晷的材料。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5 1.教师展示地球、太阳和月球的图片,提问学生对这三个天体的了解,引发学生兴趣。 2.介绍地球、太阳和月球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出本次跨学科主题活动———在线学习小能手,介绍活动的整体内容和目标。 从学生熟悉的天体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对本次主题活动有初步的认识,明确学习方向。 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知道的关于这三个天体的有趣现象,增加互动。 知识讲解 10 1.讲解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天体类型 ... ...